[实用新型]一种笼锥短波通信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4979.5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兵;胡永刚;张海彦;罗筱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天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16;H01Q1/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短波 通信 天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笼锥短波通信天线结构,属于短波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各类短波通信天线的技术瓶颈主要集中在工作频带、天线尺寸和增益上。在很多场合下,由于架设空间有限,如架设在舰船和机动车辆上,天线不可能很大。正因如此,依靠天线自身结构或平台所能达到的带宽也就有限,同时天线的增益也受到限制。由于尺寸的限制,上述天线一般不能实现4MHz以下移动平台短波通信任务,这时需要借助于更大尺寸的天线,如fans天线等结构形式。而如果采用宽带匹配网络及加载等技术,往往会在改善驻波比的同时引入显著的损耗,使天线效率和增益大为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宽带工作性能、天线效率高、损耗小、发射功率大的笼锥短波通信天线结构,它不仅具有谐振环天线的高馈电效率、较高的辐射效率和低轮廓的特点,还具有调谐频率范围宽的优点,不仅能够满足近距离短波较低频率通信不间断的需求,也能够满足远距离短波较高频率通信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笼锥短波通信天线结构,包括地基和固定在地基上的支撑塔,在地基上以支撑塔为中心布置有地网线,在支撑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上拉线盘和上拉线盘,在支撑塔中部安装有振子支撑环,振子线的上端拉结在上拉线盘,其中端拉结在振子支撑环上,其下端拉结在下拉线盘,在支撑塔的顶部设置有辐射振子。
所述下拉线盘的下端连接有匹配器。
所述地基上以支撑塔为中心设置有三个支座,塔拉线一端拉结在支座上,另一端拉结在支撑塔的顶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短波的频带范围内对于任意通信距离而言总能找到最佳的工作频率,其远距离通信可以依靠辐射振子以及振子线传播来实现,而短距离通信则用地网线传播进行补充,同时在短波频带内所有的频率上均能很好的工作,不会因为驻波太高、方向图太差或其它原因而必须要避免的频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具备超宽带工作性能、天线效率高、损耗小、发射功率大的优点,它还具有谐振环天线的高馈电效率、较高的辐射效率和低轮廓的特点,同时能够满足近距离短波较低频率通信不间断的需求,也能够满足远距离短波较高频率通信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拉线盘与匹配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基,2-支撑塔,3-地网线,4-支座,5-塔拉线,6-辐射振子,7-振子支撑环,8-振子线,9-上拉线盘,10-下拉线盘,11-匹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笼锥短波通信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地基1和固定在地基1上的支撑塔2,在地基1上以支撑塔2为中心布置有地网线3,在支撑塔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上拉线盘9和上拉线盘10,在支撑塔2中部安装有振子支撑环7,振子线8的上端拉结在上拉线盘9,其中端拉结在振子支撑环7上,其下端拉结在下拉线盘10,在支撑塔2的顶部设置有辐射振子6;参见图2,在下拉线盘10的下端连接有匹配器11。另外,在地基1上以支撑塔2为中心设置有三个支座4,塔拉线5一端拉结在支座4上,另一端拉结在支撑塔2的顶部,提高整个天线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在短波的频带范围内对于任意通信距离而言总能找到最佳的工作频率,其远距离通信可以依靠辐射振子6以及振子线8传播来实现,而短距离通信则用地网线3传播进行补充,同时在短波频带内所有的频率上均能很好的工作,不会因为驻波太高、方向图太差或其它原因而必须要避免的频点。本实用新型为垂直极化、全向宽带型天线,可用于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能够满足高功率传输要求,适合于陆/陆、舰/岸、地/空双工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天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天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4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