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平剪线拆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41257.4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鹿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3 | 分类号: | A61B17/03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金杭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拆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复杂阻生齿拔除手术后,用于剪掉缝合软组织缝线的器具,具体是扁平剪线拆线器。
背景技术
牙齿拔除或其它口腔手术后通常会用缝线缝合创口,以便更好的愈合;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眼科剪或线剪,来剪除缝合后的线头或愈合后缝线,但是,口腔空间狭小、视野不清晰,缝线位置深;加再上眼科剪或线剪的前端头也有刃口,操控不好会剪到黏膜软组织或其它组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会剪到黏膜软组织或其它正常组织的扁平剪线拆线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扁平剪线拆线器,包括一个由左、右侧边和上、下底面围成的矩形的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前端设置有线钩和侧护,所述线钩与所述外套管的下底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线钩包括外伸部和弯钩部,所述外伸部的位置靠近左侧边,所述弯钩部朝右侧边弯转,所述侧护沿着右侧边向处伸出,所述弯钩部与所述侧护之间相隔有一个利于缝线进入的开口;所述外套管的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切刀,所述切刀的前端为弧形的刀头,所述切刀与所述弯钩部相互接触位置均开刃;向前推动时,所述切刀的前端不超过所述弯钩部,左右两侧不超出所述外伸部与所述侧护。
所述切刀的中间位置两侧开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限位块和扁弹簧,所述限位块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套管的左、右侧边,所述扁弹簧卡在限位块和缺口的台阶面之间。
所述切刀的上表面设置有便于手指推动的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置有条纹或凸点;所述外套管的上表面设有开窗,所述凸起块设置在所述开窗内并高出上表面。
所述弯钩部的端头为弧形或斜角。
所述侧护的前端向左侧边弯转,弧度与刀头相一致,端头为弧形或斜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刀头与弯钩部相互剪切力把线头原位置剪断,不会拉拽到软组织,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疼痛;2、受到线钩和侧护的防护,刀头不会伸出,不会接触到其它人体组织;3、线钩和侧护均可以起到钩起缝线的作用,方便剪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开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剪切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所示。图中标注如下:外套管1、开窗11、线钩2、外伸部21、弯钩部22、侧护3、切刀4、刀头41、缺口42、凸起块43、条纹44、限位块5、扁弹簧6、螺钉7。
扁平剪线拆线器包括一个由左、右侧边和上、下底面围成的矩形的外套管1,外套管的前端设置有线钩2和侧护3,线钩与外套管的下底面处于同一平面,线钩包括外伸部21和弯钩部22,外伸部的位置靠近左侧边,弯钩部朝右侧边弯转,侧护沿着右侧边向处伸出,弯钩部与侧护之间相隔有一个利于缝线进入的开口;外套管的腔内设置有可活动的切刀4,切刀的前端为弧形的刀头41,切刀与弯钩部相互接触位置均开刃;向前推动时,切刀的前端不超过弯钩部,左右两侧不超出外伸部与侧护。
切刀的中间位置两侧开有缺口42,缺口内设置有限位块5和扁弹簧6,限位块通过螺钉7固定在外套管的左、右侧边,扁弹簧卡在限位块和缺口的台阶面之间。
切刀的上表面设置有便于手指推动的凸起块43,凸起块上设置有条纹44或凸点;外套管的上表面设有开窗11,凸起块设置在开窗内并高出上表面。
弯钩部的端头为弧形或斜角,斜角的方便把嵌入软组织内的线头勾拉出来,弧形的不易伤到软组织。
还可以把侧护的前端向左侧边弯转,弧度与刀头相一致,端头为弧形或斜角,原理如上。
操作时,单手操作,四指握住外套管,母指向前推动凸起块,直至剪切完成;放手后,扁弹簧会帮助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口腔医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口腔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41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