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衡车车体结构与平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36637.9 | 申请日: | 2016-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6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尚艳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艳燕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0 | 代理人: | 田夏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车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平衡车车体结构与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现有的电动平衡车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车体上具有一个操作杆,使用者站在电动平衡车的脚踏平台上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前进、后退及停止,这样的控制也称“手控”。另一种是车体由两部分组成,左部分和右部分之间通过转动机构实现相互转动,从而实现“脚控”。
现有的平衡车比较占用地方,在不使用的时候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车轮容易滚动,而平衡车又没有停车刹车装置,因此也容易走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收纳的平衡车车体结构与平衡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衡车车体结构,包括两个车体,两个车体接缝处正下方设有连接轴;所述车体在远离接缝处的一端设有车轮;所述车体设有与连接轴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与连接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车体设有两个支架,两个车体之间的支架交错设置。交错设置,既然确保了两个车体的对称性,降低后期生产、加工成本,也提高了车体沿着轴向方向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中间设轴套;所述支架固定在轴套两端。本技术方案在转轴处加轴套,既能限制支架在转轴上平移,又可以在折叠状态下方便手提。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与车体垂直固定的固定柱,与固定柱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与连接轴活动连接的通孔;所述连接柱与固定柱夹角为钝角;所述固定柱侧面与车体的端面平齐。此为一种具体的支架结构,由于先通过垂直固定的固定柱往车体底部延伸,然后再通过倾斜的连接柱与转轴连接,这样能有效减少两车体相对的两个支架之间的交叠面积,降低支架之间的干涉,使车体转动的时候更为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底部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凹槽底部;所述连接件一端与固定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车轮的轮轴部件活动连接;所述凹槽在固定件两侧都有连接件的容纳空间。本技术方案采用连接件连接轮轴,连接件本身也可以围绕凹槽内的固定件转动,两端可转动的结构,可以确保车轮在折叠状态下能完全收纳到车体底部,进一步缩小平衡车在车轮折叠状态下的收纳面积。凹槽的存在可以降低车轮折叠状态下整车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对称结构,两端分别设有缺口,缺口分别设有转轴;所述固定件嵌入缺口内,所述固定件设有与转轴配合的通孔。对称结构可以防止生产过程中反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轴部件包括轴体,所述轴体一端设有转接部;所述转接部与轴体相反的一面设有与连接件活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嵌入缺口内,所述固定件设有与转轴配合的通孔。一般来说,轮轴都是比较细的,不容易实现可转动的固定结构,通过转接部可以增加转轴部分的接触面积,一方面容易跟连接件固定,另一方面在轮子展开状态与车体侧面接触定位,在车轮运行的时候提高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部为一圆台;所述支撑部固定在圆台偏离轴心的位置。支撑部偏离轴心,在平衡车运行状态时,由于重力和人体压力的左右,支撑部会自然运行到最低点,形成稳态定位结构,此时,支撑部上方的圆盘部分有更多的面积与车体侧面接触,这样车轮在垂直方向有圆盘定位,水平位置有底部的连接件支撑,双面支撑可以有效分散车轮的承重,更稳固耐用。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尾部设有容纳所述圆台的豁口。这样在车轮折叠 状态下,圆盘可以嵌入到豁口内,降低整体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平衡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衡车车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转轴连接两个车体,且转轴位于两个车体接缝处正下方,这样车体可以折叠且在折叠后,两个车体都转动到转轴下发,即转轴可以凸起在上方作为把手使用,方便使用者手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衡车在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衡车在车轮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衡车在车体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衡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艳燕,未经尚艳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36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