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抓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26881.7 | 申请日: | 201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3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千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庐博瑞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专用 甲状腺 手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抓钳,特别是一种专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抓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人体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往往需要对皮下甲状腺与组织之间进行分离后切除,在手术过程中,因甲状腺与组织之间进行抓取手术细腻,需要有高精度和高标准的专用工具。现有技术没有专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抓钳,用一般的手术抓钳替代,一般的抓钳的钳杆粗钳夹大,而且钳夹不能转动,手术时需要转动手臂来达到旋转的目的,在甲状腺与组织之间分离中手术中麻烦,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满足不了理想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手术效果好的专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抓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专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抓钳,包括互相连接的一号手柄和二号手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钳体、转轮、转轮座、钳夹组件、钳杆、钳管、拉杆,钳体与一号手柄固定,转轮座安装在钳体上,拉杆的前端与钳夹组件连接,拉杆的后端穿过转轮座、钳体,并与二号手柄连接;钳杆套入拉杆的前端,钳管套入拉杆的后端,钳杆与钳管之间通过连接套固定,钳管穿入转轮座内固定;所述的转轮座的两端均设置有卡钩,转轮座的后端卡入钳体后,卡钩钩入钳体内固定并可以转动;转轮套在转轮座外侧,转轮上设置有卡圈,转轮座前端的卡钩钩住卡圈。
控制两根手柄,可以控制钳夹组件的开合。转动转轮,转轮座带动拉杆旋转,拉杆带动钳夹组件旋转,手术时可以转动转轮来调节钳夹组件的角度,无需转动手臂,操作方便。
所述的钳夹组件包括两片钳夹头、钳夹座、两片连板,两片钳夹头的内侧设置有互相对应的夹齿,两片钳夹头的前端开有钳夹槽,两片钳夹头上的钳夹槽互相连通;两片钳夹头的后端通过轴销固定在钳夹座上,钳夹座与钳杆固定;两片连板的一端分别与一片钳夹头的末端连接,另一端与拉杆连接。钳夹在夹齿作用下夹紧效果更好。由于甲状腺组织细腻,过度夹紧会损伤组织,夹取时部分甲状腺组织可以卡入到钳夹槽中,防止夹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管外侧设置有卡套,卡套与钳管胶合固定,钳管套入转轮座后卡套恰好卡入转轮座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轮座与钳体之间设置有滚珠。转轮旋转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所述拉杆的后端设置有增大突出的球体,二号手柄上设置有拉杆槽,球体卡入拉杆槽中。二号手柄拉动拉杆,球体卡在二号手柄中,使拉杆不会脱离手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杆直径不大于3mm。甲状腺手术在人体脖子部位,是人体与大脑连接的枢纽,人体器官多,在手术中如不小心就会损伤其他器官,所以必须手术细腻,需要所需要的器械必须细小精巧。本实用新型的钳杆为3mm的设计,钳杆细小,手术应用精巧,甲状腺与组织之间手术分离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钳体上设置有清洗槽,清洗槽与钳体内部连通,清洗槽上设置有软塞。手术完成后,可取下软塞,将清洗液从清洗槽注入钳体内,对拉杆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结构设计合理,钳杆细,钳夹可旋转,抓取效果好,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转轮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钳夹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互相连接的一号手柄1和二号手柄3,以及钳体2、转轮8、转轮座6、钳夹组件18、钳杆15、钳管14、拉杆12,钳体2与一号手柄1固定,转轮座6安装在钳体2上,拉杆12的前端与钳夹组件18连接,拉杆12的后端穿过转轮座6、钳体2,并与二号手柄3连接;钳杆15套入拉杆12的前端,钳管14套入拉杆12的后端,钳杆15与钳管14之间通过连接套16固定,钳管14穿入转轮座6内固定;所述的转轮座6的两端均设置有卡钩5,转轮座6的后端卡入钳体2后,卡钩5钩入钳体2内固定并可以转动;转轮8套在转轮座6外侧,转轮8上设置有卡圈9,转轮座6前端的卡钩5钩住卡圈9。
控制两根手柄,可以控制钳夹组件18的开合。转动转轮8,转轮座6带动拉杆12旋转,拉杆12带动钳夹组件18旋转,手术时可以转动转轮8来调节钳夹组件18的角度,无需转动手臂,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庐博瑞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桐庐博瑞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268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集成相间补偿电容器
- 下一篇:智能电容投切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