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表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824423.X | 申请日: | 2016-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2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冕;杨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一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A62C3/16;A62C37/4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7 | 代理人: | 李广 |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表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箱,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火装置的电表箱。
背景技术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千瓦小时表,指测量各种电学量的仪表。电表箱是用来装电表和控制电能表的箱体。电表箱主要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通过扣合组成器件容腔,器件容腔内通常用来放置电能表和用于控制电能表的控制开关等。在安装电能表时通常会在箱体内打孔,然后让电能表经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与箱体打的孔固定连接。电表的壳体以及控制开关的壳体通常为塑料的,在电表超负荷或者是路的情况下,经常会导致电表箱起火,轻则烧毁供电线路,影响正常供电,重则引发火灾,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表箱,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火装置的电表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表箱,包括上盖(1)和底座(2),上盖(1)的底部通过转轴(4)连接所述底座(2),上盖(1)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卡扣(3),底座(2)相对卡扣(3)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3)卡和所述卡槽用于固定所述上盖(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槽柱(23),所述槽柱(23)中卡和固定有灭火装置(24),所述灭火装置(2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25),所述灭火装置(24)上设置有喷气孔(26),所述检测装置(25)用于检测所述电表箱内部的温度并将外部温度信息反馈给设置在所述灭火装置(24)内部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温度控制所述灭火装置(24)通过喷气孔(26)进行灭火。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24)内部设置有液态二氧化碳。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的侧面设置有排气口(21)。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1)的侧面设置有观察窗(22)。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22)为透明塑料。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有灭火装置,能够在电表箱起火的情况下灭火;或者是电表箱内部温度过高,通过灭火装置喷射出的二氧化碳能够给电表箱进行降温,防止火情的出现。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电机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电机智能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底座;21-排气口;22-观察窗;23-槽柱;24-灭火装置;25-检测装置;26-喷气孔;3-卡扣;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表箱,包括上盖1和底座2,上盖1的底部通过转轴4连接所述底座2,上盖1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卡扣3,底座2相对卡扣3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3卡和所述卡槽用于固定所述上盖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内部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槽柱23,所述槽柱23中卡和固定有灭火装置24,所述灭火装置24上设置有检测装置25,所述灭火装置24上设置有喷气孔26,所述检测装置25用于检测所述电表箱内部的温度并将外部温度信息反馈给设置在所述灭火装置24内部的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温度控制所述灭火装置24通过喷气孔26进行灭火。
-所述灭火装置24内部设置有液态二氧化碳。
-所述上盖1的侧面设置有排气口21。
-所述上盖1的侧面设置有观察窗22。
-所述观察窗22为透明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表箱内部的温度,当起火的情况下,灭火装置喷射二氧化碳气体,达到灭火的目的;当没有起火但内部温度过高,灭火装置喷射二氧化碳气体,达到降温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24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