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风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24395.1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俞金晶;马也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金晶;马也旻 |
主分类号: | F24F11/04 | 分类号: | F24F11/04;F24F7/00;F21S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43 | 代理人: | 甘章乖,陈贞健 |
地址: | 2002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根据环境因素变化而自动控制出风大小及建筑物内光照条件的通风控光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舒适度是建筑设计性能评估的基本要素之一。热舒适度在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持续变化为建筑创建动态响应提供了必要性。迄今为止,对于波动的舒适度要求,使用机械空调系统控制室内的环境是一种普遍的解决方案。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能源消耗,在热带气候区,建筑用于冷却的能源总量占总能源量的39%。而且,过多依赖机械系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和结果,这种现象称为病态建筑综合征(SBS)。同时,现有技术中,对于建筑物内光照的调整只能通过窗帘来实现。
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即能够通过自然风对环境温度进行调整,并能够根据环境内实时变化的温度、湿度、人数等因素控制风量大小,又能控制建筑物内光照条件的通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自然通风进行制冷,并能够根据环境内实时变化的温度、湿度、人数等因素控制出风口风量大小,又能控制建筑物内光照条件的通风控光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包括:框体、进风口、记忆合金、固定件和控制器,所述框体为两端开口框体,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框体一端,所 述固定件设置于框体另一端,且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连接记忆合金,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记忆合金共同构成出风口,所述控制器与记忆合金相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记忆合金产生形变以控制出风口开口大小。
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套装在记忆合金外,用于绝缘。
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电连接,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连接记忆合金的连接件,且所述固定件与连接件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设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记忆合金为镍钛合金。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通风系统,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多个所述通风装置相互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每个通风装置出风口的开口大小。
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风压感应器,所述风压感应器设置于每个通风装置上,用于检测所述通风装置的外表面风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风装置及系统,通过感知环境的温度、湿度、人数等变化因素,控制记忆合金变形进而控制出风口的开合大小,从而实现了通过自然通风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制冷方式,不仅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而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病态建筑综合征(SBS),使用更加安全、健康。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风控光装置及系统能够根据建筑物外日光光照的强度及角度,控制记忆合金变形进而控制出风口的开合大小,从而实现对建筑物内光影环境的控制及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风装置,包括:框体1、进风口2、记忆合金3、固定件4和控制器(图中未示),所述框体1为两端开口板材框体,所述进风口2设置于框体1一端,所述固定件4设置于框体1另一端,且所述固定件4用于固定连接记忆合金3,所述固定件4与多片所述记忆合金3共同构成出风口,所述控制器与记忆合金3相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记忆合金3产生形变以控制出风口开口大小。本装置通过感知环境的温度、湿度、人数等变化因素,控制记忆合金变形进而控制出风口的开合大小,从而实现了通过自然通风对环境温度进行控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制冷方式,不仅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而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产生病态建筑综合征(SBS),使用更加安全、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金晶;马也旻,未经俞金晶;马也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24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