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21412.6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吴旭君;闫贵海;王召磊;骆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E0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51806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孔口 密封 调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在软土地基中喷入胶凝材料(俗称固化剂,一般是水泥粉或水与水泥混合材料),通过搅拌机械将原位地基土与固化剂强制地搅拌混合,使地基土和固化剂发生固结胶凝,在稳定地基土的同时提高其强度的方法。
高压喷射浆(粉)体施工配套钻具(Ф168潜孔锤钻头配备Ф146钻杆),满足以下工艺流程:桩位放样定位→移动钻机对准桩位→钻机调平→钻机预搅下沉(下钻过程中保持钻具连续输送压缩空气)→钻至设计深度→钻具提升,同时启动胶凝材料供料器喷浆(粉)搅拌,当提升到设计标高→钻具提升至地面,钻机移位对孔。
目前,高压喷射浆(粉)体利用压缩浆体(空气)通过固化剂供给机构(即供料器),携带粉体固化材料(或水及水泥浆),经过耐压橡胶软管和旋喷钻具(即钻杆)输送到旋喷钻头的喷嘴喷出,喷出的混合浆体(气体)在空隙中压力急剧降低,而速度加快,促使固化材料切开空隙的土中,搅拌头的其他部分把土与浆(粉)体固化材料搅拌混合在一起,与固化剂分离后的浆体(空气)传递到旋喷钻具周围,上升到地面释放。正常工艺过程中桩孔始终保持开放状态,浆(粉)体直接通过钻具与孔壁之间间隙返回地面,难以实现桩孔压力有效控制,喷射浆(粉)体在高压混合体阶段压力急剧下降,致使喷射浆(粉)体在孔内扩散能力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以实现相关技术中桩孔压力的有效调节与控制,满足一种新型高压喷射注浆(粉)工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并连通的变径腔体、排渣腔体和密封腔体,其中,所述变径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变径闸板;所述排渣腔体的侧壁上设有气液排渣口;所述密封腔体的外壁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密封腔体的内壁和外壁构成旁压腔,所述旁压腔与高压水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变径腔体、所述排渣腔体和所述密封腔体依次通过螺纹或者法兰盘固定。
可选地,所述变径闸板包括:变径胶芯、闸板体和顶密封胶芯,其中,所述闸板体包括左闸板体和右闸板体,所述左闸板体和所述右闸板体相对的位置分别开有第一半圆凹槽和第二半圆凹槽;所述第一半圆凹槽和所述第二半圆凹槽中嵌入所述变径胶芯;所述顶密封胶芯由铆钉固定在所述闸板体顶部。
可选地,所述左闸板体背离所述第一半圆凹槽的末端与第一闸板手动密封装置连接,所述右闸板体背离所述第二半圆凹槽的末端与第二闸板手动密封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闸板手动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闸板手动密封装置分别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节所述左闸板体和所述右闸板体的相对距离,从而挤压所述变径胶芯,实现变径胶芯直径的调节。
可选地,所述气液排渣口上安装有闭合开关和/或压力表。
可选地,所述密封腔体的外壁由胶筒构成。
可选地,所述胶筒的邵氏硬度为85-95;所述胶筒的工作直径比所述密封腔体的内径大5mm-25mm;所述胶筒的长度为800mm-1200mm。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并连通的变径腔体、排渣腔体和密封腔体,其中,变径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变径闸板;排渣腔体的侧壁上设有气液排渣口;密封腔体的外壁由弹性材料制成,密封腔体的内壁和外壁构成旁压腔,旁压腔与高压水口连通,解决了桩孔压力无法有效调节的问题,实现了桩孔的有效密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射注浆孔口密封调压装置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径闸板2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214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车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压裂施工过程井下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