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8352.2 | 申请日: | 201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楚(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2 | 分类号: | G01R29/12;A6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静电 实时 监控 报警 手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
背景技术
常规使用的静电检测仪与人体或接地不良时会发生自动警鸣。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是一种手腕带与静电检测仪二合一的综合体,是静电安全防护领域的创新,实现静电安全防护产品智能化,产品符合国家环保规范与静电规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具体结构为:
包括表盘,所述表盘上设置表带,所述表盘上设置插口,所述插口内设置插件,所述插件连接接地线,所述接地线的端部连接两个鳄鱼夹接地线,所述表盘内设置1兆欧电阻,所述表盘内设置静电检测仪。
上述的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其中:所述表盘上设置电源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
上述的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其中:所述表带为不锈钢金属表带。
上述的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其中:所述表盘内设置充电电池。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静电通过人员皮肤表层与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的金属(表盘或表带)接触引导进入手腕带静电检测仪集成电路,并通过释放检测,符合设定范围不会报警,当超出设定范围出现声光报警。
1、静电释放:当佩戴人员接触或自身产生静电的时候,通过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的金属表壳及表带将静电引入静电检测仪集成电路,并通过鳄鱼夹接地线将静电导泄至大地;
2、接触不良报警:佩戴过程中人员表皮干燥绝缘电阻超过10的9次方欧姆或者接口松脱,静电导泄受阻,使得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的集成电路检测超过设定要求产生声光报警提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接地线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表盘 2表带 3插口 4接地线 5插件 6鳄鱼夹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常规使用的静电检测仪与人体或接地不良时会发生自动警鸣。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代替了传统的手腕带与静电检测仪的功能并加强分辨力度,随时监测静电接地状况并避免不良性的发生,为提高生产效率迈出科技性的进步。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是手腕带与静电检测仪二合一的综合体,是静电安全防护领域的创新技术,实现静电安全防护产品智能化,产品符合国家环保规范与静电规范。
组成部分:
包括表盘1,所述表盘1上设置表带2,所述表盘1上设置插口3,所述插口3内设置插件5,所述插件5连接接地线4,所述接地线4的端部连接两个鳄鱼夹接地线6,所述表盘1内设置1兆欧电阻,所述表盘1内设置静电检测仪。
所述表盘1上设置电源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
所述表带2为不锈钢金属表带;
所述表盘1内设置充电电池;
工作原理:
静电通过人员皮肤表层与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的金属(表盘1或表带2)接触引导进入手腕带静电检测仪集成电路,并通过释放检测,符合设定范围不会报警,当超出设定范围出现声光报警。
静电释放:当佩戴人员接触或自身产生静电的时候,通过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的金属表盘1及表带2将静电引入静电检测仪集成电路,并通过鳄鱼夹接地线6将静电导泄至大地;
接触不良报警:佩戴过程中人员表皮干燥绝缘电阻超过10的9次方欧姆或者接口松脱,静电导泄受阻,使得智能防静电实时监控报警手腕带的集成电路检测超过设定要求产生声光报警提醒。
组成部分标准:
不锈钢金属的表带2:不锈钢编织的表带2,可根据佩戴任意调节;
双回路鳄鱼夹:不锈钢活动夹,与不锈钢金属的表带2形成双回路线路;
金属表盘1机身工艺,表盘1机身内置1兆欧电阻,确保静电安全释放;
高端智能集成电路,接地状况、静电状况自动检测报警,双重安全防护;
具体使用说明实施例:
双回鳄鱼夹接地线6与一端连接好金属表盘1,把拔动开关拔“ON”位置,静置5秒(注:开机前务必将鳄鱼夹与接地线连接),5秒后听到“滴”提示音,即可使用;使用时两端的鳄鱼夹务必连接好接地系统,形成导电回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楚(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楚(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8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