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药煎煮去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15041.0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2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乔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梅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药 煎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处理设施,具体是一种新型中药煎煮去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中药煎煮设备基本上为两种,自动煎药壶和自动煎药机;现有的自动煎药壶或自动煎药机在中药煎煮过程中都会释放出煎煮蒸汽,以至于给煎煮环境带来难闻的中药气味,而且现有的处理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中药煎煮去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中药煎煮去味装置,包括底座装置和去味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包括橡胶垫、支撑底板、安装底座、空腔室、安装凹槽、去味壶体、排水管、排水阀门和橡胶软管;所述安装底座固定设置在支撑底板的上面,其内设置有空腔室,采用高强度塑料制成;所述安装凹槽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上面,去味壶体通过其和安装底座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通过去味壶体的底部和其相连通,采用硬质塑料管制成,其右侧末端通过空腔室设置在安装底座的右侧,在其上设置有排水阀门;所述橡胶软管固定设置在排水管的右侧末端;所述去味装置包括壶体把手、凹凸花纹、纯净水、注液口、通气柱、出气孔、盖子把手、盖、进汽管、多功能接头、透气空隙、蒸汽折流板、支撑杆、密封垫圈和通气圆孔;所述壶体把手固定设置在去味壶体的左侧面上;所述注液口设置在去味壶体的上面;所述壶盖螺纹设置在注液口的上端在其内面设置有密封垫圈,在其内设置有通气圆孔;所述通气柱固定设置在壶盖的上面,其通过通气圆孔和壶体内部相连通,在通气柱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盖子把手固定设置在壶盖上面的中间;所述进汽管的左侧末端通入纯净水内;所述蒸汽折流板通过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去味壶体的内部,在其左侧设置有透气空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底板的下面胶接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壶体把手上设置有凹凸花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汽管的右端设置有多功能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支撑底板的下面胶接设置有橡胶垫,具有减震,增加摩擦力的功能;支撑底板采用不锈钢板制成,能够增强装置稳定性的功能;通过注液口,能够方便添加纯净水,通过排水阀门,能够方便排放废水;使用多功能接头能够方便将中药蒸汽引入去味壶体内,对蒸汽进行去味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简易,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中药煎煮去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中药煎煮去味装置中壶盖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垫,2-支撑底板,3-安装底座,4-空腔室,5-安装凹槽,6-去味壶体,7-壶体把手,8-凹凸花纹,9- 纯净水,10-注液口,11-通气柱,12-出气孔,13-盖子把手,14-壶盖,15-进汽管,16-多功能接头,17-透气空隙,18-蒸汽折流板,19-支撑杆,20-排水管,21-排水阀门,22-橡胶软管,23-密封垫圈,24-通气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梅,未经乔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15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溶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多级过滤结构的中药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