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藻类清洗烘干研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809290.9 | 申请日: | 2016-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颜杰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7/60 | 分类号: | A23L17/60;A23N12/06;B02C7/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25 | 代理人: | 潘雯瑛 |
| 地址: | 529223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清洗 烘干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为一种藻类清洗烘干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的营养均衡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人群,更是需要补充多种海产品中的营养元素,海带、紫菜都是餐桌上最常见的海藻类食物,因其富含碘、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海产品加工成粉不仅可以去杂、提纯、杀菌还便于贮藏、运输和销售。但是,现有的海产品加工成粉的机器均存在诸多不理想效果,如机械构造复杂,不便于操作和维修、不能完成智能一体化生产,需要多台设备操作,清洗需要清洗机、烘干需要烘干机、研磨需要研磨机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集清洗、烘干、研磨一体的藻类清洗烘干研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藻类清洗烘干研磨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清洗室、烘干室和研磨室,清洗室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室,清洗室与烘干室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防渗密封门、烘干室与研磨室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门,所述第一防渗密封门与第二密封门上下正向相对使清洗室中的藻类可直接落入烘干室内;所述清洗室顶部一侧设置有一进水阀、清洗室的底端设置有一排水阀,所述进水阀和排水阀分别位于清洗室的斜对角;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发热管;所述研磨室内设置有一磨盘,磨盘上方设置有一砂轮,所述控制室内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台,所述中央控制台与进水阀、排水阀、第一防渗密封门、发热管、第二密封门及砂轮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清洗室的上方还设置有一漏斗形的进料口。
进一步,所述发热管设置在烘干室内的顶部及底部的八个角上。
进一步,所述磨盘设置在研磨室的内部正中央,所述砂轮由横架在研磨室侧壁上的可水平移动的横梁支撑。
进一步,所述研磨室的正下方设置有一收纳室,所述收纳室内设置有粉末收纳箱,磨盘中的藻类粉末从所述磨盘一侧的导向槽滑落至粉末收纳箱。
进一步,所述控制室的正下方设置有动力室,所述动力室中设置有动力机组,动力机组给清洗室、烘干室、研磨室、收纳室及控制室提供电源等运作动力。
进一步,所述中央控制台还与动力机组电性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案的藻类清洗烘干研磨装置,结构布置合理,操作方便,清洗至烘干至研磨工序的转移只需开启第一防渗密封门及第二密封门即可,效率高;进水阀和出水阀斜对角设置,在清洗室内流动清洗使研磨前的藻类更卫生;采用中央控制器控制整台装置协调运作,无需专人看管,节省人力和财力,一体化的运作有效提高海产品的研磨效率及研磨质量。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一种藻类清洗烘干研磨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清洗室10、烘干室20、研磨室30和收纳室40,清洗室1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室50,控制室50的正下方设置有动力室60。清洗室10与烘干室20的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防渗密封门11、烘干室20与研磨室30隔板上设置有第二密封门21,第一防渗密封门11与第二密封门21上下正向相对使清洗室10中的藻类可直接落入烘干室20内。清洗室10、烘干室20、研磨室30、收纳室40、控制室50及动力室60互相隔离。
清洗室10的上方设置有一漏斗形的进料口12,清洗室10顶部一侧设置有一进水阀15、清洗室10的底端一侧设置有一排水阀16,所述进水阀15和排水阀16分别位于清洗室10的斜对角。当第一防渗密封门11开启时清洗室10中的藻类可落入烘干室20内。清洗室10用于清洗并甩干需要加工的藻类。
烘干室20内的顶部及底部的八个角上设置有发热管22,烘干室20用于烘干需要加工的藻类。
研磨室30内部中央设置有一磨盘31,当第二密封门21开启时烘干室20中的藻类直接落入磨盘31内。磨盘31上方设置有一砂轮32,砂轮32由设置在研磨室30侧壁上的横梁支撑。
收纳室内40设置有粉末收纳箱41,磨盘31中的藻类粉末从磨盘31一侧的导向槽滑落至粉末收纳箱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台山市远鹏研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92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电池充放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并联结构的串联补偿设备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