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液无菌转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7355.6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杜丽萍;张锦华;裴利珍;童彬;施天明;赵鸿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02 | 分类号: | A61M3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赵杭丽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液 无菌 转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具体地涉及一种药液无菌转移管。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经常需要做到这样的操作:把无菌液体从一个无菌容器转移到另一个无菌容器中。例如,神经介入手术中所用的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使用前需要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暂时不用时大多数必须浸泡在肝素生理盐水中。而肝素生理盐水目前都是由护士持瓶直接倾倒入操作台上的无菌盆中以备使用。虽然无菌操作要求在将无菌液体倒入无菌盘内的杯状容器中时,无菌液体必须距离杯沿至少15cm,而且不能将无菌液体溅出杯外打湿无菌巾。但是如果没有连接管,直接通过液体瓶或液体袋进行倾倒,难以达到要求,显然增加无菌台面或无菌液体污染的风险。事实上,目前临床普遍缺乏可供使用的连接管。
再如,目前厂家提供的甘露醇单位剂量是250毫升/袋,但是医嘱使用的单次剂量往往不足250ml(多为125毫升),如此每次剩余的甘露醇需要护士弃去。现在常用的方法包括注射器直接抽取,或先用无菌剪刀剪去输液器通气管头端的过滤器,然后通过连接管挤出剩余的甘露醇,造成每天至少4~6根输液器和无菌剪刀的耗费。因此,基于实用性和操作精细化考虑,为了避免倾倒过程带来的污染无菌操作空间的风险,以及过多的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我们制作了此款取液连接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液无菌转移管,由连接管、头端套、尾段套组成,连接管的头端呈一斜面锋利设计,便于插入无菌容器端口,距离头端4cm处有一圆环形凸出,以控制插入无菌容器端口深度,连接管的尾端为钝头设计,连接管距离尾端5.5cm开始呈10度弯曲,以方便液体向下流出,连接管的头端套有头端套,连接管的尾端套有尾段套,避免开袋使用时污染。
连接管采用PVC材质,长21cm,外径为7mm、内径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1.真正使无菌操作的原则“无菌液体必须距离杯沿至少15cm”具有可操作性,保证输液量正确;2.连接管单独无菌包装,便于取用;3.连接管自带保护套,4小时内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液无菌转移管,由连接管1、头端套3、尾段套4组成,连接管1的头端呈一斜面锋利设计,便于插入无菌容器端口,距离头端4cm处有一圆环形凸出2,以控制插入无菌容器端口深度,连接管1的尾端为钝头设计,距离尾端5.5cm开始呈10度弯曲,以方便液体向下流出,连接管1的头端套有头端套3,连接管1的尾端套有尾段套4,避免开袋使用时污染。
连接管1采用PVC材质,长21cm,外径为7mm、内径为5mm。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可用于如神经介入手术中所用的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使用前需要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暂时不用时大多数必须浸泡在肝素生理盐水中。护士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将肝素生理盐水转移到操作台上的无菌盆中以备使用。符合无菌操作要求将无菌液体挤入无菌盘内的杯状容器中,而且不会将无菌液体溅出杯外打湿无菌巾。目前厂家提供的甘露醇单位剂量是250毫升/袋,但是医嘱使用的单次剂量往往为125毫升,如此护士每次需要将多余的甘露醇弃去。应用本实用新型插入无菌液体软包装袋端口,输液前先将多余的液量挤入量杯内弃去,保证输液量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7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肝病护理用带充气功能的肝病治疗袋
- 下一篇:一种负高压放电绝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