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墙管编织物膨胀节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3963.X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5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F16L51/00;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尹彦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墙 编织物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金属膨胀节,尤其涉及一种套装在穿墙管外围的非金属膨胀节。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依附锅炉穿墙管设置的穿墙管膨胀节采用的结构是在穿墙管5外围直接包裹一层中间保温层3,中间保温层3的外围套装着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然后将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压条8与上金属法兰2和下金属法兰6固定,上金属法兰2和下金属法兰6固定在穿墙管5上,上金属法兰2内也填充保温层4,且上金属法兰2位于炉墙板7一侧,以此达到保温目的。
如图2所示,设备运行时,穿墙管5沿其轴向方向将发生移位,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直接通过中间保温层3包裹穿墙管5,一旦穿墙管5发生位移时,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内的中间保温层3将随穿墙管5位移而向下移动,导致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内的中间保温层3和金属法兰2内的保温层4之间出现间隙,将使外部的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直接被穿墙管5的高温辐射,致使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表面温度超高,长期在高温状态下容易破损而失去保温作用,缩短使用寿命,增加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穿墙管编织物膨胀节。一种穿墙管编织物膨胀节,包括非金属复合隔热管,将非金属复合隔热管的上端与炉墙板固定的上金属法兰,将所述非金属复合隔热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穿墙管上的下金属法兰,设于所述非金属复合隔热管内包裹在所述穿墙管上的内保温层,设置在上金属法兰内的上保温层,所述内保温层和非金属复合隔热管之间还设有外保温层,所述外保温层通过金属卡钩件与所述上保温层首尾固定连接,所述外保温层沿其轴向缠绕着金属带,所述金属卡钩件的一端挂住所述金属带,另一端与所述上金属法兰焊接。
优选的,所述金属卡钩件包括一C形钢钩和一L形钢钩,所述C形钢钩与所述金属带相挂接,所述L形钢钩的一端焊接在上金属法兰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所述C形钢钩焊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带可以为不锈钢带。所述非金属复合隔热管的上下端分别通过卡箍与所述上金属法兰和下金属法兰连接。所述非金属复合隔热管由至少两层聚四氟乙烯、至少一层玻璃纤维、至少一层陶瓷纤维排列组合层叠而成,所述非金属复合隔热管的边缘设有包边,所述包边采用陶瓷纤维制成。所述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叠加后的径向厚度与所述上保温层的径向厚度相一致。所述外保温层的轴向长度大于穿墙管受热后所述内保温层相对于上保温层的轴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金属法兰的上保温层的下方增加了一层外保温层,然后通过L型及C型钢钩以及金属带将其与上金属法兰固定连接,解决了穿墙管在受热移位时,内保温层随穿墙管位移向下移动导致外部非金属复合隔热管直接被穿墙管高温辐射产生超温的现象,减少热排放,改善了区域面积内其他设备的工作环境,并增加了膨胀节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膨胀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穿墙管受热后膨胀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膨胀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穿墙管受热后膨胀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非金属复合隔热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提出的穿墙管编织物膨胀节,其部件包括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上金属法兰2、下金属法兰6、上保温层4、内保温层30和外保温层31、卡箍8、C形钢钩9和L形钢钩10,金属带11。
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套在穿墙管5外围,其上端通过一个卡箍8与上金属法兰2固定在炉墙板7一侧,其下端通过一个卡箍8与下金属法兰6固定,上金属法兰2内设有上保温层4包裹在穿墙管5外围,内保温层30和外保温层31层叠在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内,包裹住穿墙管5位于非金属复合隔热管1内的部分。层叠后的内保温层30和外保温层31的径向厚度与上保温层4的径向厚度基本上一致。在外保温层31上沿着其轴向方向缠绕着金属带11,这些金属带11呈弹簧状或螺旋状,C形钢钩9和L形钢钩10相互焊接形成金属卡钩件,金属卡钩件的一端挂住外保温层31的端部的金属带11,另一端与上金属法兰焊接,使上保温层4和外保温层31形成首尾相接的效果。具体实现时,通过C形钢钩9挂住金属带11,然后L形钢钩10的一端焊接在上金属法兰2的内壁上,另一端与C形钢钩9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3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管路用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预留管洞封堵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