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1401.1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0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早尚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51023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枕头 及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
背景技术
每一使用者个体的身体构造、睡姿喜好、睡感要求均存在差异。传统概念的枕头,在高度、软硬度、材质等不可更换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个体之间千差万别的睡眠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用户不同的睡眠需求,提供一种组合式枕头及其枕头模块。
一种组合式枕头的枕头模块,所述枕头模块为长方体的软性包体,具有枕面、四个侧面和背面;所述背面平整;所述枕头模块上设有弹力带和连接布;所述弹力带从所述枕头模块的较短的侧面与枕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在背面扣接;所述连接布从所述枕头模块的较长的侧面与背面的交界处引出,并能够与自身背面或其他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力带与所述较短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与所述较短的侧面的长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布与所述较长的侧面的连接部位的长度与所述较长的侧面的长度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力带及所述连接布上设有扣眼(又称扣孔),所述背面设有与所述扣眼相适配的纽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布有两块。
一种组合式枕头,由多个枕头模块构成,所述组合式枕头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枕头模块,相邻的枕头模块之间通过其中一枕头模块上的连接布与另一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且多个所述枕头模块的较短的侧面齐平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枕头模块中至少含有三个所述枕头模块。
一种组合式枕头,由多个枕头模块构成,所述组合式枕头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组合式枕头的枕头模块且该枕头模块作为第一枕头模块,所述组合式枕头还具有第二枕头模块,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中较短的侧面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枕头模块通过所述弹力带绑在所述第一枕头模块的较短的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头模块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成对设置,所述组合式枕头包括多对所述第二枕头模块及所述第一枕头模块,相邻的第一枕头模块之间通过其中一所述第一枕头模块上的连接布与另一所述第一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枕头模块的厚度从用于与所述第一枕头模块连接的侧面至与该侧面相对的侧面逐渐减小。
上述枕头模块为长方体的软性包体,主要用于头部睡区,仰睡侧睡均可用,适合在组合式枕头中用于不同的区域,使得仰睡具有良好的包裹感,侧睡时具有较好的承托感。该枕头模块上设有弹力带,弹力带的一端从枕面与侧面的交接处引出,另一端能够与背面扣接,在弹力带包裹住其他枕头模块时,弹力带在枕面侧与背面侧对其他枕头模块的施力平衡抵消,只有向侧面的挤压力,使其他枕头模块与设有弹力带的侧面紧密且完全贴合,不会形成间隙,可以充分保证与该枕头模块相配合连接的其他枕头模块不会翻转滚动或移位,从而对其他枕头模块的连接稳定性好,可以充分保证使用者的睡眠体验,不会有因连接部位脱节形成间隙或与其他枕头模块之间发生相对移位有不舒服的体验。该枕头模块上还设有连接布,连接布可与自身包体的背面扣接,也可以与其他枕头模块的背面扣接,便于枕头模块的拼接组装。且用连接布连接各枕头模块,连接稳定,连接在一起的枕头模块不易易位脱节,有利于保证组合式枕头的稳定性。连接布及弹力带的设计简单大方,无需复杂的制作工艺,在保证组合式枕头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产品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式枕头的第一枕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二枕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其他实施例中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其他实施例中组合式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早尚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早尚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14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