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多功能患者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1263.7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5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鲁华鹏;李津;王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14 | 分类号: | A61G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多功能 患者 转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患者转运车。
背景技术
医院对患者进行手术或者进行大型检查都需要将患者从病房的病床转移至手术室的手术床或检查室的检查床,在手术结束或检查完毕时,又需将患者从手术床或检查床转运至病房的病床,在此期间不可避免涉及到患者的搬运问题。
目前医院使用的手推式推车需要四个辅助人员将病人抬至推车上面,将病人运送至手术室或检查室,再将病人抬至手术床或检查床,待手术或检查完毕时将病人运回病房。
由此导致的两个问题是:1)由于一线医护人员人力缺乏,每次转换病床,医护人员都必须与患者多名家属协助搬运,以便将患者从病床上抬到病房内的病床上,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了非常大的不方便,降低工作效率;2)搬运辅助人员多且部分家属不熟悉搬运方法,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身体引流管等拔出、伤口破裂、坠床等,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此外,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如瘫痪、老年患者、体重较大患者等,为了保证卫生,在更换床位时,常需要多名护士共同参与,耗时耗力。鉴于以上缺陷,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一体化转运病人的医用多功能患者转运车,使用该转运装置能够先将病人悬吊起,更换完床位再将病人放下,不需要人工搬运病人,节省人工成本,保障患者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的医用多功能患者转运车,能够方便的实现患者在病床与手术床或检查床之间的转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活动支座,活动支座上通过支架连接伸缩式机械臂,伸缩式机械臂的端部经过升降装置连接用于放置患者的担架,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用于操纵伸缩式机械臂伸缩距离以及升降装置升降高度的电控装置,电控装置连接用于对其进行供电的储电设备。
所述的活动支座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四周的万向轮。
所述的担架采用铲式担架,铲式担架中部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四个顶角分别向两侧通过缆绳连接铲式担架两块子板宽边的中点,两块子板长边的中点对应与连接板侧边的中点连接;所述的升降装置与连接板的中点连接。
所述的升降装置采用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滑索。
所述的活动支座上安装有用于支承放置患者后的担架并且能够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调节位置的水平支托架。
所述的储电设备带有能够连接电源插板的插销。
所述支架与伸缩式机械臂的连接位置斜拉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活动支座能够将装置整体移动至病床旁边,利用电控装置调节伸缩式机械臂延伸至病床上方,然后再通过升降装置将担架下放至患者位置,患者保持在原有位置不动,完成患者与担架之间的固定,固定好之后,电控装置控制升降装置牵引担架上升,待患者与病床分离至合适位置时,通过活动支座再将装置整体移动至需要转移到的位置,例如手术台等。本实用新型无需依赖医务人员以及患者家属搬运病人,减轻了人员工作负担,同时也防止了搬运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如将引流管拔出、伤口破裂、患者坠床等,转移过程一次性完成,无需过多步骤,简便省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铲式担架,使用时分别将两块子板插到病人身体下方,扣合后抬起,方便病人的固定,而且相较于柔性担架,其结构稳固,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原有姿态,减少在搬运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铲式担架中部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四个顶角分别向两侧通过缆绳连接铲式担架两块子板宽边的中点,升降装置与连接板的中点连接,这样确保升降过程中铲式担架始终能够保持水平,避免位置发生倾斜。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活动支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承放置患者后担架的水平支托架,固定好患者的担架在上升至与病床分离时,能够移动到水平支托架上,通过从担架底部进行支托,进一步防止在搬运过程中患者出现坠落,提高运转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担架;2.支架;3.电控装置;4.储电设备;5.水平支托架;6.伸缩式机械臂;7.万向轮;8.升降装置;9.缆绳;10.连接板;11.插销;1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1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外墙保温修缮的自粘型玻纤网格布
- 下一篇:抗污染的双面导电布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