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采血笔可卸帽式调节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800824.1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1 | 分类号: | A61B5/151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采血 笔可卸帽式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采血笔领域,特别涉及采血笔的可调刺针深度的调节头(或称笔帽)。这种调节头通过可拆卸头部的调节帽,以便清理残留在调节头内部的血迹,避免交叉感染。
背景技术
采血笔是一种笔式医用采血器件,通常情况下采血笔与采血针配套使用,采血笔相当于手枪可多次重复使用,而采血针相当于子弹,为了安全只能一次性使用。
调节头(或称笔帽)是采血笔头部的一种刺针深度调节结构,使用时可以针对不同采血对象(比如成人和儿童)通过旋转调节帽来控制刺针深度,以适应不同对象,达到最佳采血效果。以往可调刺针深度的调节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可调外套(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帽”)相对笔盖(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内芯”)不可拆卸,重复使用过程中当采血笔头部的出针孔内,特别是位于可调外套(即调节帽)内的笔盖(即调节内芯)前端残留血迹后清理和消毒十分不便,多人使用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为了解决便于清理采血笔可调刺针深度的调节头内部残留血迹问题,中国专利CN102871672A(申请号:201210371944.0)公开了一件名称为《采血笔可卸帽式调节头》的发明专利申请案。该申请案的技术方案可以在采血笔使用后拔掉调节头上的调节帽,清理残留在调节头内部的血迹,清理后可将调节帽再次盖上。该技术方案解决了调节头前部的调节帽可拆卸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弹性圈固定于调节帽内,卸帽时调节帽与弹性圈连成一体成为组合件,尤其是弹性圈与调节帽之间的夹缝可能残留血迹清洗不彻底;2.调节头中的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给模具设计、零部件制作以及装配带来不便;3.使用中部分结构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采血笔可卸帽式调节头,其目的是要在保证调节头前部的调节帽可拆卸的前提下,解决上述现有可卸帽式调节头存在的清洗不彻底以及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采血笔可卸帽式调节头,该调节头具有一个调节内芯,此调节内芯的头部为套管结构,该套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出针孔,在所述套管外侧套设一个调节帽,该调节帽相对于调节内芯的套管为外套结构,所述外套的前端对应于第一出针孔设有第二出针孔,第二出针孔位于第一出针孔的正前方,调节内芯的套管相对于调节帽的外套通过螺旋结构和旋转定位结构连接。
其创新在于:在调节内芯和调节帽的后部另设有一双套形管座,该双套形管座由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套装构成,内管与外管之间设有间隙,内管与外管在后端嵌合固定连接或成型为一体结构。
所述调节帽后部固设有一定位圈,定位圈的外缘和外管的内缘两者中,一者上设有凸块,另一者上设有L形导槽,L形导槽由轴向段与周向段连通构成,轴向段布置在定位圈或外管的轴向上,周向段布置在定位圈或外管的圆周方向上;定位圈的内缘上设有驱动槽。
所述螺旋结构由螺旋槽和凸柱组成,螺旋槽开设在所述内管的管壁上,并且在槽深方向上贯穿内管管壁,凸柱设在调节内芯套管的外缘上。
所述旋转定位结构由凹槽和凸起组成,凹槽和凸起两者中,一者设在内管的内缘上,另一者设在调节内芯套管的外缘上。
在装配状态下,调节内芯位于调节帽内,调节内芯的后部位于内管内,其中,调节内芯与内管之间所设的凹槽与凸起配合形成旋转定位连接,调节内芯与内管之间所设的凸柱与螺旋槽配合形成螺旋连接。
在装配状态下,调节帽后部的定位圈插装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间隙中,其中,调节帽后部的定位圈与外管之间所设的凸块与L形导槽的轴向段配合,使得调节帽相对于所述双套形管座形成插拔连接;调节帽后部的定位圈与外管之间所设的凸块与L形导槽的周向段配合,使得调节帽相对于所述双套形管座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调节内芯套管外缘上所设的凸柱穿过内管管壁上的螺旋槽并伸入定位圈内缘的驱动槽中,当调节帽转动时,驱动槽通过凸柱带动调节内芯转动,在螺旋结构和旋转定位结构的约束下迫使调节内芯相对调节帽构成一种能够进行间歇旋转定位的轴向移动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端”、“前方”中的“前”表示采血针针尖所指方向。所述“后端”、“后部”中的“后”表示与“前”相反的方向。
2.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旋槽可以简化为一段斜向设置的槽结构,因为这样可以简化制造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8008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