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戴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6711.2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姗姗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计算机图像数据领域,具体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简单来讲,其是在显示的画面上叠加虚拟的图像,以实现显示环境的增强与补充。具体来讲,其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目前市面上的AR设备由于制作成本较高导致售价十分昂贵,例如庞大复杂的AR眼镜,其价格非一般消费者所能承受。
因此,现有技术中并未提供一种价格成本低廉的AR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以提供价格成本低廉的增强现实(AR)设备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具有一用于容置显示设备的容置空间;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第一透镜,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第一透镜的入光面朝向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以及第二透镜,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上,所述第二透镜的入光面与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面相对,其中,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图像经过所述反射镜的反射后投射到所述第一透镜上,再经过所述第一透镜的透射后投射在所述第二透镜上,并经所述第二透镜向人眼方向投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穿戴式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并未提供一种价格成本低廉的AR设备的问题,提高用户对AR设备的需求满意度以及能够快速地普及AR设备的使用广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设备的光路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设备。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该穿戴式设备可以包括:固定结构10,所述固定结构10具有一用于容置显示设备的容置空间11;反射镜20,设置在所述固定结构10上,所述反射镜20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容置空间11;第一透镜30,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10上,所述第一透镜30的入光面朝向所述反射镜20的反射面;以及第二透镜40,设置于所述固定结构10上,所述第二透镜40的入光面与所述第一透镜30的出光面相对。
同时请参考图2,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穿戴式设备的光路传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图像经过所述反射镜20的反射后投射到所述第一透镜30上,再经过所述第一透镜30的透射后投射在所述第二透镜40上,并经所述第二透镜40向人眼方向投射。
可以看出,具有上述结构的穿戴式设备,由于具有一可以容置显示设备的容置空间,当显示设备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时,显示设备播放的画面或图像信息先后经过所示反射镜的反射、所示第一透镜的透射,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透射和反射后,最终将被使用穿戴式设备的用户的眼睛接收到,且由于该穿戴式的结构并不复杂,用户可以以简单方式体验到增强现实(AR)设备的观感。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射镜20为平面镜,所述第一透镜30为凸透镜,由于凸透镜具有光线汇聚功能,其可以将图像放大,因此采用凸透镜可以将显示设备播放或展示的图像放大。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凸透镜的类型可以是双凸、平凸和凹凸等。
例如,如果不考虑所述第一透镜30的厚度过大的因素,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为汇聚光线效果较好的双凸类型的凸透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行云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6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