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液夹装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74613.5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启明 |
主分类号: | B29C65/56 | 分类号: | B29C65/56;B29C65/7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6 | 代理人: | 郭关夫 |
地址: | 3175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液夹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液夹装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制造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止液夹是输液器中必要组成部分,为减少细菌感染以及加快装配效率,一般都采用机械设备自动进行止液夹与输液医用导管的装配,中国专利(专利号:2013107553260)提出一种医用导管与止液夹的组装装置,将止液夹传送至针杆处,并用针杆将止液夹穿起;管身定位夹和管口引导夹分别在驱动源四和驱动源五带动下对多个医用导管的管口和管身进行定位,使得各个医用导管相互平行且管口朝向一致;将针杆穿入与医用导管后,管口引导夹开启,推杆在驱动源二带动下推动止液夹,并将止液夹由针杆上推到医用导管上,当止液夹推入到医用导管上后,止液夹位置处于管身定位夹与管口引导夹之间。上述专利中推杆穿设针杆,推杆推动同样穿设针杆的止液夹与医用导管装配,由于止液夹的作用是夹紧医用导管,所以供医用导管穿过的开口做的比医用导管直径小,推杆直接推动止液夹穿设医用导管,可能会导致装配不成功,即使止液夹穿设医用导管,对医用导管的端部也会有磨损,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上述专利止液夹与医用导管装配时:对医用导管会产生较大的推力,为防止医用导管移动,必须在装配的时候,设置管身定位夹保持医用导管的位置,这样虽然能够增加装配成功率,但是使得整个组装装置复杂,增加了控制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避免医用导管磨损,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止液夹装配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止液夹装配装置,包括:机架、穿设止液夹的引杆机构、推动机构,所述机架设置用以驱动引杆机构穿设止液夹的一驱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推动穿设在引杆机构上的止液夹穿设医用导管,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用以带动止液夹平移的撑板、用以驱动撑板作往复运动的开合推动源,所述开合推动源驱动撑板插入止液夹夹缝中。撑板插入止液夹夹缝中,一方面撑开夹缝方便医用导管穿设,另一方面驱动止液夹平移穿设医用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引杆机构包括引针驱动源、穿设止液夹的引杆、穿设医用导管的引针,所述引针驱动源驱动引针从引杆内腔穿过。由于医用导管端口较小并且比较软,端口很难完全对准引杆,引杆为了能牢固的穿设止液夹一般做的比较粗,因此直接利用引杆穿设医用导管,成功率比较低,而增设引针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引针不需要承担固定止液夹的功能,因此可以做的比较细,即使医用导管的端口不完全对准引杆,引针也能很容易穿设医用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引杆为缩颈杆,所述引杆上端面为一平面。引杆上端面设计为平面,使得引杆穿设止液夹时更加稳固,止液夹不会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撑板包括过渡部、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厚度大于止液夹夹缝的张开度。由于凸起部的厚度大于止液夹夹缝的张开度,凸起部插入止液夹中会使得止液夹的夹缝变大,方便医用导管的穿设。优选地,凸起部的厚度为医用导管的厚度,这样既不会撑坏止液夹,又能保证医用导管顺利穿设止液夹,由于整个装配过程,止液夹与医用导管没有摩擦,减少了医用导管端部的磨损,避免了因为夹缝过小导致装配失败,并且医用导管不需要额外的夹持力即可完成装配,使得医用导管的夹持机构得以简化。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推动源固定在一推动板上,所述推动板与一推动源相连接,所述推动源推动安装有撑板的推动板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固设用以驱动引杆机构、推动机构的一平移驱动源,所述平移驱动源的活动端连接一平移板,所述平移板下端面两侧通过滑轨与支架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移板在滑轨的内侧通过一滑道与一滑动板嵌套连接,两者之间能够滑动。滑动板通过滑道与平移板嵌套连接,滑动板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悬垂在平移板下方,使得整个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板为U型并且邻近推动机构的一端嵌套连接用以固设推动机构的一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一平移推动源的活动端螺接,所述平移推动源穿过滑动板的U型通槽固设于平移板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固设推动源并与推动板通过滑轨活动连接。
所述的引针驱动源、开合推动源、平移驱动、平移推动源可以是气缸、直线电机、伺服电机、油缸,优选地是气缸。气缸可以实现准确的点到点运动,并且不需要复杂的编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启明,未经梁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746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角胶的导胶片
- 下一篇:插瓶针、导管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