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3975.4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0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肿瘤 积液 引流 排出 装置 | ||
1.一种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穿刺针、第一连接软管、茂菲式滴管、第二连接软管、引流管、密闭式储液容器、倒U型排气管、吸气管及负压吸引器;
其中,所述密闭式储液容器的中部竖向设有一隔板,以使所述密闭式储液容器被分隔成第一储液腔室及第二储液腔室;所述倒U型排气管设置于所述密闭式储液容器外;所述倒U型排气管的第一端插至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室内,第二端插至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室内,且所述倒U型排气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室的内上端,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室的内上端;
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进液端与所述穿刺针的出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出液端与所述茂菲式滴管的进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进液端与所述茂菲式滴管的出液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软管的出液端与所述引流管的进液端相连接;
所述引流管的出液端插至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室内,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液腔室的底部;所述吸气管的第一端插至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室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储液腔室的内上端,所述吸气管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负压吸引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圆筒状结构的手把,所述圆筒状结构的手把的中部形成过液通道,且所述圆筒状结构的手把连接于所述穿刺针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软管的进液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结构的手把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为适于握拿的弧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流速调节器,所述流速调节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软管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限流夹,所述限流夹卡设于所述吸气管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夹包括用于操作的按动部、用于卡紧按动部的卡紧部及用于夹紧/松开所述吸气管的夹持部;
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固设于所述按动部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固设于所述卡紧部的上端面,且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位置相对;
所述卡紧部上开设有两管路过孔,所述吸气管穿设于两所述管路过孔内,且所述吸气管卡设于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所述按动部的后端与所述卡紧部的后端相连接形成一体,所述卡紧部的前端设有一用以卡合所述按动部的前端的卡槽;
当通过所述卡槽卡合所述按动部的前端时,所述按动部与所述卡紧部相固定形成环状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及所述第二夹持部将所述吸气管夹紧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动部的上端面设有防滑凸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式储液容器为透明的硬质塑胶材质制作,且所述密闭式储液容器的外壁竖向设有容量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腔室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储液腔室分别设有排液孔,两所述排液孔处分别外接有带有堵头的排液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肿瘤积液引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茂菲式滴管的外壁的下端连接有一侧管,所述侧管的管口处设有密封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39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美容用抽脂器
- 下一篇:一种排痰机及其吸痰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