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60279.8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3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烨;胡敬磊;周立宾;张心明;王淑坤;李学光;许颖;徐成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B24B5/36;B24B5/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流研抛 轴承 外圈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
背景技术
磨粒流加工技术是一种最新的机械加工方法,如图1所示,工件通过夹具固定在上磨料缸和下磨料缸之间,具有流动性的粘弹性磨料在一定的压力挤压作用下,以一定流速被迫往复地流过被加工表面,从而利用磨粒的微量切削作用对被加工表面进行去毛刺、抛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则包容在载体中随磨料流出。
此外,如图1所示,磨粒流加工时通过两个垂直相对的磨料缸,将工件通过夹具夹持在上磨料缸和下磨料缸之间粘弹性流体磨料密封在由上下磨料缸及夹具形成的密封空间中,开始加工时,磨料填充在上磨料缸1,在外力的作用下,上磨料缸1活塞3挤压磨料经工件于夹具的通道,达到下磨料缸2,工件中的通道表面就是要加工的表面,当上磨料缸1活塞3到底部后、下磨料缸2开始向下挤压磨料经工件加工表面回到上磨料缸1,完成一个加工循环,通常加工需经过几个循环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以减少工件表面的波纹度和粗糙度,达到精密加工的光洁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其包括一个用于与上磨料缸连接的的盖板以及一个用于与下磨料缸连接的底板,当研抛轴承外圈时,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还包括外圈、外圈中支撑筒和外圈配合块,当研抛轴承内圈时,固液两相流研抛轴承内外圈的夹具还包括内圈左配合套、内圈右配合套、内圈和内圈支撑块。
所述盖板包括一个盖板中心部与盖板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盖板边缘部,所述盖板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上锥面,所述盖板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上支撑筒,所述盖板的中心部与盖板边缘部之间设置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流道上端的最大直径小于上磨料缸的内直径,所述上锥面与上支撑筒之间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盖板中心部直径等于上锥面顶端直径。
所述底板包括一个底板中心部与底板中心部通过连接部连接的底板边缘部,所述底板中心部上固定连接有下锥面,所述底板边缘部上固定连接有下支撑筒,所述底板的中心部与底板边缘部之间设置第五流道,所述第五流道下端的最大直径小于下磨料缸的内直径,所述下锥面与下支撑筒之间设置有第四流道,所述底板中心部直径等于下锥面底端直径。
优选地,在所述盖板中心部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上螺钉通孔,所述上锥面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下螺钉孔,所述四个第二上螺钉通孔与四个第二下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盖板边缘部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一上螺钉通孔,所述上支撑筒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一下螺钉孔,所述四个第一上螺钉通孔与四个第一下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底板中心部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下螺钉通孔,所述下锥面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上螺钉孔,所述四个第四下螺钉通孔与四个第四上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底板边缘部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三下螺钉通孔,所述下支撑筒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三上螺钉孔,所述四个第三下螺钉通孔与四个第三上螺钉孔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上支撑筒下端设置有上密封槽,所述上支撑筒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槽,所述下支撑筒顶端设置有下密封槽,所述下支撑筒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槽,所述上锥面底端设置有四个第一定位圆柱,所述下锥面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圆柱。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外圈中支撑筒顶端设置有四个外圈第一定位块,所述上支撑筒四个第一定位槽与四个外圈第一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外圈中支撑筒底端设置有四个外圈第二定位块,所述下支撑筒四个第二定位槽与四个外圈第二定位块定位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外圈配合块顶端设置有四个第三定位槽,所述上锥面四个第一定位圆柱与四个第三定位槽定位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外圈配合块底端设置有四个第四定位槽,所述下锥面四个第二定位圆柱与四个第四定位槽定位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外圈时,所述工件轴承外圈与外圈配合块之间设置有第三流道。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内圈时,所述内圈左配合套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槽和两个第一螺栓孔,所述内圈右配合套边缘设置有两个定位块和两个第二螺栓孔,所述两个定位槽与两个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两个第一螺栓孔与两个第二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当研抛轴承内圈时,所述内圈左配合套和内圈右配合套顶端设置有四个内圈第一定位块,所述上支撑筒四个第一定位槽与四个内圈第一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内圈左配合套和内圈右配合套底端设置有四个内圈第二定位块,所述下支撑筒四个第二定位槽与四个内圈第二定位块定位连接,所述内圈左配合套、内圈右配合套与工件轴承内圈设置有第三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60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向鞋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定位结构及硅片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