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55178.1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91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董锦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0;F24F7/08;F24F13/08;F24F13/28;F24F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长期处在封闭的室内环境的人们来说,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健康,于是能够向室内引进新风并能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室外的全热交换系统应运而生,这种全热交换系统利用全热交换器对通过其的室内、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热量回收、节能的目的。
如图1A和图1B所示,中国专利CN203964251U提出了一种内循环净化型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01和全热交换芯体,所述壳体101一侧设有进风口301和出风口302,壳体101内设有第一腔室102和第二腔室103,所述第一腔室102连通进风口301,所述第二腔室103连通出风口302,所述第一腔室102和第二腔室103的同一侧设有气流通道104,所述第一腔室102内设有内循环转换装置201,所述内循环装置与气流通道104导通,所述通道与第二腔室103导通,所述第二腔室103内设有过滤组件;利用内置的第一腔室102和第二腔室103同侧设置且与进风口301和出风口302相通,利用进风口301和出风口302置于室内,通过利用内循环转换装置201的闭合或开启第一腔室102和气流通道104之间通道,来决定室内的空气是否能够从气流通道104穿过,且当室内空气由进风口301进来时,穿过第一腔室102,经过内循环转换装置201,再经过气流通道104,进入第二腔室103内,在第二腔室103内设有过滤组件,使室内的空气能够经过过滤组件,进行一定的过滤后再由出风口302进入室内,能够使原有的室内空气进行循环的净化,来满足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也不失原有的全热交换器功能,当内循环转换装置201关闭第一腔室102和气流通道104之间的通道时,整体的机能又恢复到原有的全热交换器,进行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该方案不仅能实现室内、外空气换热,还具有内循环功能,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如冬季、夏季),开启内循环功能以防止引入的新风过冷或过热,从而提升用户的体感舒适度。
但是该全热交换器通常体积较大,需隐藏安装在天花板内部,因此对安装空间的高度有很高的要求,安装便利性差,要想对已经完成装修的房间追加安装空气处理装置,则需要对该房间做很多的改动,施工复杂,安装成本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灵活而且不破坏已完成装修的房间整体结构、方便施工和维护的空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并且壳体内部形成有排风路径、送风路径和旁通路径,其中沿排风路径气流从回风口流至排风口,沿送风路径气流从所述新风口流至送风口,通过旁通路径使气流从回风口流至送风口;位于排风路径中的排风扇,排风扇具有吸入部和吹出部;位于送风路径中的送风扇,所述送风扇具有吸入部和吹出部;其中,排风扇在壳体内的位置布置成使排风扇的吸入部正对回风口,同时排风扇的吹出部正对排风口,和/或所述送风扇在壳体内的位置布置成使送风扇的吸入部正对新风口,同时送风扇的吹出部正对送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送风口和回风口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不同壁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壳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壁部,回风口和排风口设置在不同的壁部上,当设置回风口的壁部与排风口的壁部垂直时,排风扇为具有蜗壳的西洛克风扇;或者当设置回风口的壁部与所述排风口的壁部平行时,排风扇为轴流风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壳体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壁部,送风口和新风口设置在不同的壁部上,当设置送风口的壁部与设置新风口的壁部垂直时,排风扇为具有蜗壳的西洛克风扇;或者当设置送风口的壁部与设置新风口的壁部平行时,排风扇为轴流风扇。
在上述空气处理装置中,新风口和排风口可以设置在壳体的同一壁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送风路径中设有开度可调的送风风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壳体内设有将送风路径和排风路径隔开的隔板,隔板上设有旁通口,旁通路径通过所述旁通口形成,并且旁通口通过开度可调的旁通风阀来控制开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551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