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49256.7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良;伍穗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潘桂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现实 数字 展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展览展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展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3D效果图的出现被认为是数字展示最早的形式,它主要被应用于房地产行业的建筑设计表现。到了90年代末期,三维动画的运用使展示效果更加精彩,内容更加丰富,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才真正开始形成了行业的雏形。特别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触摸屏展示被大规模应用,直接激发了互动展示的热潮。随着数字展示的广泛应用,数字展示的概念才逐渐清晰起来,独立的行业形态也开始被人们认可。
数字展示行业以数字图像为核心,把三维数字图像和触摸屏、红外线感应器、投影等多种硬件结合,可呈现出不同的展示方式,强调展现、体验、互动的功能性。相比CG(Computer Animation,计算机动画)行业,它更接近于展示行业,它是三维数字图像技术结合展示应用而催生的更高层次展示行业。数字展示与“产品+展板”的传统展示方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而面对海量数字信息的展示,人们的体验模式却没有较大的改进,千篇一律的在显示器面前查询体验。传统的数字展示模式数字内容展示质量较差,人们依然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漏掉重要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提高数字内容展示质量,使用户主动接收信息,避免漏掉重要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为: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包括显示设备和显示平台,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人机交互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平台包括三维建模装置、映射装置和用于存储数字内容的存储装置;所述人机交互装置包括用于采集用户体貌特征信息的空间定位器和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内容查询指令的指令接收装置;
所述空间定位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三维建模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指令接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存储装置的输入端,所述三维建模装置和所述存储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映射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映射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装置的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由于其包括显示设备和显示平台,显示设备包括人机交互装置和显示装置,显示平台包括三维建模装置、映射装置和用于存储数字内容的存储装置,人机交互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三维建模装置和存储装置的输入端,三维建模装置和存储装置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映射装置的输入端,映射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显示装置的输入端,这样映射装置将三维建模装置根据人机交互装置采集的用户体貌特征信息建立的三维人体模型与存储装置根据人机交互装置发送的数字内容查询指令查询到的数字内容关联后发送给显示装置进行显示,显示装置将所述三维人体模型显示在所查询到的数字内容对应的虚拟场景中,突破了原有数字展览展示的体验模式,提高数字内容展示质量,使用户主动接收信息,避免漏掉重要信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图1所示系统一个具体示例中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展示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设备 101和显示平台102,所述显示设备101包括人机交互装置1011和显示装置1012,所述显示平台102包括三维建模装置1021、映射装置1022和用于存储数字内容的存储装置1023;
所述人机交互装置101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三维建模装置1021和所述存储装置1023的输入端,所述三维建模装置1021和所述存储装置102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映射装置1022的输入端,所述映射装置10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装置1012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492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