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纳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44685.5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鲍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国永 |
主分类号: | A47C3/00 | 分类号: | A47C3/00;A47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座椅,特指一种收纳凳。
背景技术
收纳凳,一种新型家居储物用品,外观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多边形,包括凳体和凳盖,凳体上设有开口朝上的收纳腔,凳盖设在凳体上。打开凳盖时,可往收纳腔里取放物品,盖上凳盖时,则可以当作坐凳来使用。
现有的收纳凳普遍存在以下缺陷:一、承重能力差,使用不安全;二、功能较为单一,不满足各种使用场合的需求,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组合使用的收纳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收纳凳,包括中空的凳体和与凳体上部相适配的凳盖,所述凳体包括支撑底和沿支撑底边缘向上延伸的支撑壁;所述支撑底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脚,在支脚与支脚之间设置有供支脚插入的支脚对接位。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支脚、向上凸起形成所述支脚对接位。
优选地,所述凳体为扩口结构,所述支脚对接位的外侧壁与支撑壁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间隙中设置有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支脚对接位的上端面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支撑壁上成型有向内凹陷或向外凸起的条纹。
优选地,所述条纹为直纹或横纹或斜纹。
优选地,所述若干个支脚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底上,并形成环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支脚为三个或四个。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脚和支脚对接位,两个本实用新型尾部可以反向套接在一起,该反向套接的组合方式结构稳定,安全可靠,可以满足各种使用场合的需求。
2、多个本实用新型可以同向套接,节约摆放空间,方便携带。
3、本实用新型的支脚对接位设置有透气孔和限位柱,方便组合状态下的拆卸。
4、本实用新型的条纹可使收纳凳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增加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美观度,有利于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凳体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组合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组合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施例二的结构简图。
图中:1-凳体;2-凳盖;3-收纳腔;4-支脚;5-支脚对接位;6-条纹;8-支撑底;9-支撑壁;51-透气孔;52-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实施例一:一种收纳凳,包括中空的凳体1和与凳体1上部相适配的凳盖2,所述凳体1包括支撑底8和沿支撑底8边缘向上延伸的支撑壁9,所述支撑底8和支撑壁9共同形成一上端开口的收纳腔3;所述支撑底8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脚4,在支脚4与支脚4之间设置有供支脚4插入的支脚对接位5。本实用新型的凳体1、支脚4和支脚对接位5均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支撑底8向下凹陷形成所述支脚4、向上凸起形成所述支脚对接位5。如图3所示,两个收纳凳可反向套接组合使用,上方收纳凳的支脚4可插入下方收纳凳的支脚对接位5中,下方收纳凳的支脚4可插入上方收纳凳的支脚对接位5中。反向套接组合使用时,下方收纳凳的凳盖2可不用安装。该反向套接组合方式结构稳定,安全可靠;当单个收纳凳高度不够时,反向套接使用,增加收纳凳的高度;该组合收纳凳还可以当做床头柜、桌子和茶几等家居使用,满足各种使用场合的需求。这不仅节约了家庭空间,也美化了家庭环境。
优选地,所述支脚4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外形相适配的支脚内腔,所述支脚4的上端部形状大于下端部形状。如图4所示,方便多个收纳凳同向套接组合,上方收纳凳的支脚4套接在下方收纳凳的支脚内腔中,节约空间,携带方便。
优选地,所述支脚对接位5设置有与其内腔形状相适配的外侧壁,所述的上端部形状小于下端部形状,所述支脚对接位5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收纳腔3内。如图4所示,方便多个收纳凳同向套接组合,下方收纳凳的支脚对接位5的外侧壁套接在上方收纳凳的支脚对接位5的内腔中,节约摆放空间,携带方便。
优选地,所述凳体1为扩口结构,即凳体1的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所述支脚对接位5的外侧壁与支撑壁9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方便收纳凳的同向套接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国永,未经鲍国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44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电力用升降平台
- 下一篇:一种基于PLC的液压自动平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