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取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42483.7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7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袁树明;韦建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伟仕泰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简易取料器。
背景技术
TFT(Thin Film Transistor)是薄膜晶体管的缩写。TFT式显示屏是各类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的主流显示设备,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其后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性能优异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就是多数液晶显示器的一种。由于TFT显示屏上的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因此TFT式显示屏也是一类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设备,是最好的LCD彩色显示器之一,TFT式显示器具有独特的高响应度、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点,其显示效果接近CRT式显示器。同时,TFT式屏幕也普遍应用于中高端彩屏手机中,分65536 色、16 万色,1600万色三种,其显示效果非常出色。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良品率不断提高,加上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得TFT-LCD在响应时间、对比度、亮度、可视角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拉近了与传统CRT显示器的差距。如今,大多数主流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都提高到50ms以下,这些都为LCD走向主流铺平了道路。
综上所述,液晶面板的生产量必将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液晶面板的生产设备需求量也会逐步上升。由于液晶面板经蚀刻后比较容易破碎,因此要求在取放时需要垂直起降,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手动操作,并进行短距离运输的简易取料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手动操作,并进行短距离运输的简易取料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简易取料器,包括架体、把手、吸盘、限位块、钢丝绳、滑轮组,其特征在于架体上设置有一条垂直的等距缝隙,限位块设置在架体上的等距缝隙内,限位块整体为工字形,限位块下方设置有多个吸盘,上方连接有钢丝绳,架体顶部设置有滑轮组,架体一侧设置有把手,钢丝绳一端绕在把手上并与把手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与限位块连接。架体上小下大,下部呈三角形。限位块中部截面为矩形。限位块中部的矩形截面外径与相应位置的架体上的等距缝隙内径相等。
实际使用时,由于限位块设置在架体上的垂直等距缝隙内,而且工字形的限位块中部矩形截面外径与相应位置的架体上的等距缝隙内径相等,因此,正向转动把手后,绕在把手上的钢丝绳便会带动限位块朝上移动。当反向转动把手时,限位块在自身重力影响下朝下移动,必要时可手动辅助限位块平稳下移。
本实用新型通过架体上的垂直等距缝隙对限位块的限制,来实现限位块的垂直起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架体,2—把手,3—吸盘,4—限位块,5—钢丝绳,6—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简易取料器,包括架体1、把手2、吸盘3、限位块4、钢丝绳5、滑轮组6,其特征在于架体1上设置有一条垂直的等距缝隙,限位块4设置在架体1上的等距缝隙内,限位块4整体为工字形,限位块4下方设置有多个吸盘3,上方连接有钢丝绳5,架体1顶部设置有滑轮组6,架体1一侧设置有把手2,钢丝绳5一端绕在把手2上并与把手2连接,另一端绕过滑轮组6与限位块4连接。架体1上小下大,下部呈三角形。限位块4中部截面为矩形。限位块4中部的矩形截面外径与相应位置的架体1上的等距缝隙内径相等。
实际使用时,由于限位块4设置在架体1上的垂直等距缝隙内,而且工字形的限位块4中部矩形截面外径与相应位置的架体1上的等距缝隙内径相等,因此,正向转动把手2后,绕在把手2上的钢丝绳5便会带动限位块4朝上移动。当反向转动把手2时,限位块4在自身重力影响下朝下移动,必要时可手动辅助限位块4平稳下移。本实用新型通过架体1上的垂直等距缝隙对限位块4的限制,来实现限位块4的垂直起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只是说明了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伟仕泰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伟仕泰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424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防炫目太阳镜
- 下一篇:脱泡机的温度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