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内血小板即时无标记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32876.X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3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徐博翎;陈涛;赖跃坤;王鲁宁;刘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血小板 即时 标记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内血小板即时无标记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用植入物需求的不断增加,植入物引起的凝血问题和引发的急性血栓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血栓的早期预判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从植入物血栓形成机理的角度,其主要凝血风险来自于血液和植入物表面、血液和流场的相互作用。植入物表面血栓形成的原因大多是由局部流体力学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因素包括植入材料表面结构组成、几何形状、血液和流场以及血栓形成后对流场的反馈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非生理性血栓的形成,对植入物表面血栓的早期预警难以通过检测凝血因子来实现,故需要依赖于对血栓形成的直接观测。发展植入物壁面附近血小板聚集度和时空分布的即时检测技术有望成为监测植入物凝血趋势的最直接和准确的途径之一,可以为血栓的早期形成提供有效监测。
然而,目前尚没有对植入物表面血栓早期形成的直接观测方法。现阶段的主要检测方法均为体外检测,主要包括对出血时间、粘附性、聚集度、释放产物、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代谢产物、胞浆游离钙水平测定、凝血活性、膜糖蛋白检测、基因多态性和突变等进行检测[Michelson AD.Platelet function testing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irculation.2004;110:e489-e93,Brass L.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ng platelet function.ASH Education Program Book.2010;2010:387-96]。如申请号为201410086000.8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血小板检测方法,在体外利用纤维蛋白原激活剂和血小板激活剂,对血小板功能进行监测,操作简单、检测结果不受外界干扰,提高监测准确性。申请号为201180008579.0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血小板检测用微芯片及使用该微芯片的血小板检测装置,通过使血液流经特制微芯片或血小板功能检测装置的流路,在流路分隔部和胶原蛋白涂覆部中引起血小板凝集的同时,测定所述血液流向所述流路的流入压力,由此检测血小板的功能。在基于不同检测原理的方法中,血小板聚集度的测试最为常用,通常采用比浊法和电阻法分别通过透光度和阻抗的改变反应血小板的聚集情况,但是该方法操作十分繁琐、检测结果稳定性差。一些商品化的体外检测分析仪器,主要包括:血小板功能分析系统(PFA-100)[(由PFA-100P测定血小板凝集能力),Thrombosis and Circulation,13,p90-94,2005],该检测系统可用于全血检测,但检测过程依赖生物标记,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而且仅能体外使用;Plateletworks分析仪,用于监测血小板聚集反应中单个血小板的缺失,但目前无相关系统性的研究;磷酸化VASP测定,主要采用流式细胞仪,可以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血小板样本,是目前最具特异性的血小板活化测试方法,但需要特殊样本制备,且价格昂贵,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另外,不使用标记的血小板检测技术主要是基于库尔特原理的连续自动计数检测方法(电阻法、电脉冲法与电感应等光电技术)设计的。但是这些技术都是有损检测,多数是体外检测。而且受溶血、黄疸、高血脂等个体或人为抽血技术因素影响,故不能完全反映血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检测结果与真实生理情况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这类无标记检测技术不适用于体内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检测。
申请号为201410188568.0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在线检测的装置及检测方法,它通过均匀设置多个光钎传感器于人工器官表面,并在其外侧涂覆一层抗凝血的金刚石涂层,根据光信号的强弱及稳定判断具体凝血的位置,实现对人工器官表面凝血的在线检测。申请号为201410187452.5的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用于人工器官表面凝血检测的装置及检测方法,采用在人工器官上设置电容传感器,运用相邻电容传感器间的边缘效应、使得电容的两极板间产生静电场,从而根据电容值的改变判断是否发生凝血。此凝血装置也需要在电容传感器外侧涂覆金刚石涂层。
然而,上述检测均是体外检测或者依赖生物标记进行检测,不能实现实时、全时和即时的检测。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体内血小板即时无标记检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内血小板即时无标记检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328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