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左心耳封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22822.5 | 申请日: | 201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2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宇;杨永森;罗鹏;李博;刘光;张芳芳;王广卉;曾凡艳;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耳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碗装结构的左心耳封堵器。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据调查,成人房颤的发病率为0.4%~1.2%。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发病率逐渐增加。房颤和卒中密切相关。房颤患者年卒中发生率为5%左右,相比于同龄的窦性心律人群,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增加了5倍以上。同时,房颤导致卒中占所有卒中事件的20%左右。另外,房颤导致的卒中更加危险,其中70%将导致死亡或者永久性残疾。目前,卒中已经成为导致房颤患者死亡的第3位原因及最主要的致残原因,因此,加强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管理尤为房颤患者由于心房颤动血液在此淤滞容易形成血栓,而90%以上的血栓被证实形成在左心房的一个附属结构——左心耳(left atrial appendage)内。
抗凝药物是目前治疗房颤患者卒中的基础疗法,但药理作用受众多较多因素的影响,需要频繁的返院检查;部分患者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者对豆香素类药物过敏等禁忌症,这也限制了华法林的临床使用。
有研究表明,左心耳是最容易形成血栓的位置,因此左心耳封堵逐渐成为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有临床研究表明,左心耳封堵器治疗房颤卒中的效果不劣于华法林。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左心耳封堵器是波士顿科学的watchman封堵器,但这种球状封堵器塞入左心耳后会与左心耳口存在间隙,仍然会有造成血栓的可能封堵面填充于左心耳入口处,不能与左心房形成光滑墙体,一出现二次腔体,再次形成血塞的风险。另一种是AGA公司的Amplatzer Cardiac Plug封堵器,这种封堵器固定装置与封堵装置是一体的,腰部长度有限,而左心耳内部十分复杂,这就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另外封堵后左心耳也会失去原有的调节心房容积、血管血压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左心耳封堵器与左心耳口存在间隙或其它结构缺陷,导致封堵器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或造成不良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其特征在于,主体为碗状结构,主体底部设有用于与推送杆相连接的螺纹连接套。
优选地,所述主体为双层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双层结构的内壁、中间层或外壁设有高分子阻流膜。
优选地,所述主体为编织密纹网结构。
优选地,所述主体碗口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主体外部设有多个向上或向下延伸的倒刺,可以增加其稳固性。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碗口边缘处设有裙边。
更优选地,所述裙边为褶皱状或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主体底部连接有辅助固定装置,以提高其在复杂左心耳结构中的稳定程度。
更优选地,所述辅助固定装置为盘状、椭球状、伞状或哑铃结构,根据病人左心耳的具体形状选择合适形状的辅助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主体采用碗状结构,其具有“碗内腔”,内腔内部整个弧面结构起到封堵作用,内腔的存在亦可以保留部分左心耳的功能;高分子阻流膜可以起到封堵的作用。
主体的材料可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不锈钢、钴铬合金、钛、钛合金、钽、钽合金或可降解材料,倒刺中可掺入铂铱合金,以提高其显影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拉入导管时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在左心耳释放时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实施例3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在左心耳释放时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4提供的左心耳封堵器在左心耳释放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左心耳封堵器,如图2所示,其主体1为编织密纹网结构的碗状结构,碗口的形状为椭圆形。主体1底部设有螺纹连接套2。所述主体1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内壁缝有一层高分子阻流膜。主体1外部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圆弧状向上延伸的倒刺3。主体1的材料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倒刺3中掺入铂铱合金,以提高其显影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22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