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孔立体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12365.1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8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吉祥;谢继华;罗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511 | 分类号: | A61F13/51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使用时保持立体形状,增加粘合强度的开孔立体无纺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纺布被广泛地用于生理卫生巾或纸尿裤等卫生吸收产品中。为提高无纺布与肌肤接触的舒适性,有效降低与穿着者肌肤的接触面积,增加体液渗透速度,降低潮粘着感,因此,需要在无纺布进行开孔形成下渗提高通道,增加无纺布凹凸结构,减少接触面积,从而出现了具有凹凸结构的无纺布和打孔无纺布。该无纺布在与穿着者肌肤接触的面进行压花或开孔加工而形成凹凸结构和开孔。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908376A,公开日2014年7月9日,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具有开孔结构的立体无纺布,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立体无纺布,分布有凸起区域与凹陷区域及开孔结构,所述各凸起区域到凹陷区域具有纤维密度梯度,通过高密度纤维区域的抗压性能,保持了立体无纺布明显的凹凸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凸起区域仅仅依靠凸起区域侧缘的高密度纤维进行支撑,在一定压力下很难保持立体无纺布的3D效果,并且在制成成品时凸起区域的底部的边缘部分与凹入区域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与导流层或吸收层粘结时,由于粘结面积较小,造成不易粘结,在使用时容易脱落,移位,从而影响吸收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立体凹凸保持效果好,吸收快返渗低,不易脱落移位的开孔立体无纺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开孔立体无纺布,其具有四个平面,第一平面由凸起部分的顶部构成,第二平面为凹入部分所处的平面,所述的凹入部分分布在凸起部分的周围;凸起部分的底部及凹入部分的底部形成连续的第三平面,在所述的第二平面上具有从第二平面向第三平面延伸的漏斗形立体开孔,所述的漏斗形立体开孔的底部构成第四平面;所述的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之间的纤维密度小于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之间的纤维密度。
所述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为疏水平面。
所述的第三平面为亲水平面。
所述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高度差为0.2-5.0mm。
所述的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高度差为0.8-3.0mm。
所述的漏斗形立体开孔的开孔面积与第二平面的总面积比小于70 %。
所述的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的高度差为0.1-5.0mm。
所述的第二平面与第四平面的高度差为0.5- 3.0mm。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平面和第三平面之间的纤维密度小于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之间的纤维密度,既可以保证形成的凸起部分比较蓬松柔软,在使用时与人体皮肤接触较为舒适,又可以使得凹入部分容易定型且液体更容易穿透到达吸收层;第三平面为连续的平面且位于凸起部分的底部及凹入部分的底部,既可以对凸起部分具有有效的支撑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加工吸收制品时增加与下层导流层或吸收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粘结强度,在使用时不易造成面层脱落或移位。而位于第二平面的漏斗形开孔既可以加快液体渗透到吸收层,又可以进一步增加无纺布的厚度,起到了防止返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开孔立体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1A为图1沿O-O向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开孔立体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2A为图2沿P-P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开孔立体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3A为图3沿Q-Q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开孔立体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4A为图4沿R-R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取1.5dtex*38mm PE/PP双组份纤维作为原材料。生产时,将纤维经开包机开包、开松后送入梳理机,梳理成纤维网进入烘箱中,通过热风温度为:145℃,热风机频率:38Hz的热风中进行穿透加热,纤维间形成若干粘结点,固结后的纤维网经过一对加热的啮合针辊和凹辊进行立体成型加工形成如图1、图1A所示的开孔立体无纺布A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延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12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腰围过渡转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性搭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