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书法经纬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0704340.7 | 申请日: | 2016-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朱灿华;朱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灿华 |
主分类号: | G09B11/04 | 分类号: | G09B11/04;G09B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132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书法 经纬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书法练习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书法经纬仪。
背景技术
在书写楷书、隶书、魏碑、小篆等需界格的书法作品时,一般都需要“打格”。在书写过程中,有格线辅助,才能横竖成行,更好地掌握字的行距和字距。而大楷、小楷、隶书、篆书等书体的书写格式,因字的形体章法不同,对格的要求又各有区别。
通常,书法“打格”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叠格”、“画格”或“衬格”。“叠格”适用于书写字数少的大字,但对多字和稍小的字不适用,这主要是因为“叠格”不仅尺寸上不准确,而且叠后的纸张不平展,折痕不清晰,影响运笔和书法质量。“画格”就是按计划好的章法布局,在书法纸上直接画格子,然后再在格内书写,操作麻烦,而且书法纸上留下“打格”的痕迹,除小楷外,一般书法作品是很少带格的。“衬格”就是将事先打好格的纸放在书法纸下面,按透格书写,但如果书法纸稍厚或颜色稍重,就不容易看清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书法纵对齐、横对齐、纵横对齐且可灵活调节格式大小的书法经纬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书法经纬仪,其包括主镇尺和副镇尺,所述主镇尺和副镇尺相互平行地放置在纸张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所述主镇尺上设有若干个可沿主镇尺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收放线圈,所述收放线圈上的细线可伸至所述副镇尺并与其连接,所述主镇尺和副镇尺的长度方向上均设有刻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主镇尺和副镇尺设有两组,其中,第一组的主镇尺和副镇尺相互平行地放置在纸张的左右两侧,第二组的主镇尺和副镇尺相互平行地放置在纸张的上下两侧。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主镇尺设有一条沿主镇尺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孔,所述收放线圈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长条孔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收放线圈包括细线、线筒、移动轴和弹簧圈,所述细线盘绕在所述线筒外周,所述线筒通过所述弹簧圈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移动轴上,所述移动轴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长条孔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主镇尺具有一槽形腔体,所述槽形腔体的槽口朝所述副镇尺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长条孔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一长条孔分别开设在所述槽形腔体的顶部和底部上。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主镇尺上的刻度包括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所述第一刻度设置在所述主镇尺的顶部靠近所述槽口一侧上,所述主镇尺的底部在所述槽口前方延伸有一用于压住纸张的第一压纸部,所述第二刻度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纸部上,所述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之间平行且对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副镇尺的横截面为扁状的“几”字形结构。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副镇尺上的刻度包括第三刻度和第四刻度,所述第三刻度设置在所述副镇尺的顶部接线一侧上,所述副镇尺的底部朝所述主镇尺方向延伸有一用于压住纸张的第二压纸部,所述第四刻度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纸部上,所述第三刻度和第四刻度平行且对齐。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收放线圈上的细线末端设有纽扣,所述副镇尺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纽扣连接的第二长条孔。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主镇尺的前侧设有可上下摆动的第一压线杆,所述第一压线杆沿所述主镇尺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压线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摆臂和拉簧,所述第一摆臂和拉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镇尺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一压线杆在所述拉簧的作用力下将所述收放线圈释放出来的细线首端压紧。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副镇尺的前侧设有可上下摆动的第二压线杆,所述第二压线杆沿所述副镇尺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压线杆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副镇尺的端部铰接,所述第二压线杆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卡锁机构,所述卡锁机构包括导向槽、卡舌和压缩弹簧,所述卡舌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上,所述压缩弹簧压缩于所述卡舌和导向槽之间,所述第二压线杆压在所述收放线圈释放出来的细线末端时,所述卡舌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插入所述第二压线杆预设的卡孔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书法经纬仪,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主镇尺和副镇尺分别放置在纸张的左右或上下,以代替镇纸木的作用,其中,左右放置的主镇尺和副镇尺采用放线方式并根据镇尺上的刻度,控制细线的横向间距,上下放置的主镇尺和副镇尺采用放线方式并根据镇尺上的刻度,控制细线的纵向间距,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非常方便、完美的解决了传统“打格”存在的问题,可纵对齐、可横对齐、亦可纵横对齐,操作简便,也可以布设出多种不同直线格网,调节灵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灿华,未经朱灿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704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