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及玻璃隔断墙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98896.X | 申请日: | 201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8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来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465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玻璃 隔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隔断墙的固定部件,具体的,其设计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及玻璃隔断墙。
背景技术
玻璃隔断墙,主要作用就是使用玻璃作为隔墙将空间根据需求划分,更加合理的利用好空间,满足各种居家和办公用途。其中,玻璃隔断墙包括隔断本体及框架,隔断本体卡接在框架上,在现有技术中,框架由一对竖杆和一对横杆构成,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竖杆上并借此组成四边形,相邻竖杆的相对面、相邻横杆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固定槽,隔断本体就卡接在固定槽中;但是,这种框架的构成就以为着横杆的长度与竖杆的长度均需与隔断本体的长度和宽度适配,这会需要大量的横杆与竖杆,导致生产成本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及玻璃隔断墙,其可以与有效的固定隔断墙,而且,其体积较小,有助于减少耗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号型材,所述一号型材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二号型材,所述二号型材的周边开设有用于卡接隔断墙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长度小于所述隔断墙的长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包括位于所述二号型材中与所述一号型材相交的侧面上的副通槽,所述副通槽与所述二号型材中远离所述一号型材的平面连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基板及固定于所述基板中面向所述二号型材的端面上的固定爪,所述二号型材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爪卡接的卡接槽,所述基板与所述一号型材通过螺纹杆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号型材的侧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爪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定位孔通过贯穿其本身的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构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板面向一号型材的端面上也固定有固定爪,所述一号型材也开设有与所述固定爪卡接的所述卡接槽,所述一号型材与所述二号型材分布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基板与所述二号型材通过所述螺纹杆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凸起,所述隔断本体的周边开设有与凸起卡接的凹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隔断本体的周边固定有与所述凹槽卡接的凸起。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表面均涂覆有防火层。
一种玻璃隔断墙,包括隔断本体,所述隔断本体的周边卡接有多个所述的应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两两所述固定件之间的连线不共线且相邻所述固定件之间留存有间隙,所述固定件均固定于固定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面设为墙面和/或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卡接隔断墙,而且,卡槽的长度小于隔断墙的长度,这就使得该固定件的体积较小,有助于减少耗材,十分经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开设有副通槽时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开设有副通槽时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B-B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玻璃隔断墙的三维示意图,其中,卡槽为副通槽。
图中:001、一号型材;002、基板;021、固定爪;022、连接件;023、爪孔;003、二号型材;031、副通槽;032、卡接槽;033、条形孔;004、螺纹杆;005、隔断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用于固定玻璃隔断墙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一号型材001,一号型材001通过连接件02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二号型材003,二号型材003的周边开设有用于卡接隔断墙的卡槽,卡槽的长度小于隔断墙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来,未经王春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98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