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85274.3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1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 |
主分类号: | A61H23/06 | 分类号: | A61H23/06;A61H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理疗 多功能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理疗辅助器械,特别是一种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患有颈椎病和过度疲劳的人群越来越庞大。调查显示,颈椎病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各个年龄阶段的成年人均面临着颈椎病的威胁,在颈椎病的保守治疗中,颈椎按摩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刺激颈椎,疏通经络、运行气血。颈椎按摩通常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挤压肌肤,用力均匀而有节律,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减轻颈椎病、消除精神疲劳的功效。手臂向上抬起按摩颈椎,很短时间就会造成手臂酸疼、手指疲劳,不能坚持,起不到明显治疗效果。
拿五经是一种有效消除疲劳、预防中风的按摩手法,用五指分别点按人头部中间的督脉以及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共5条经脉,具有疏通经络、醒神开窍、振奋阳气的作用。拿五经时,通常将一手五指张开,呈鹰爪状,五指指尖立起,中指位于前发际头部正中的督脉线上,食指和无名指位于膀胱经线上,拇指与小指位于胆经线上。从前发际开始用力点按,并轻轻揉动,点揉完推移一下头皮,沿经脉循行线一直点揉到脑后高骨上缘,因拿五经时需用一定的力度,通常由于手指力度不够或感觉辛苦往往不能坚持,不能达到满意疗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携带且人们能自己进行颈椎按摩及拿五经的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包括拿五经部以及按摩敲打部;所述拿五经部包括5个适配人体头顶横向弧度、呈手形分布的按摩指以及第一连接部,按摩指的指根连接在第一连接部的上端,第一连接部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按摩敲打部;所述按摩敲打部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在第一连接部的下端,第二连接部的下端固定连接两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尾部设有按摩锤,所述按摩锤为上小下大中部突出的纺锥体状。
优选地,每个所述按摩指为指根粗、指尖细的弧形手指状,所述按摩指使用状态下贴合头皮的底面的弧度为适配人体头顶自前向后纵向弧度;所述按摩指指尖的宽度为0.3-0.5厘米。
进一步地,位于中间的按摩指最长,两侧按摩指的长度由中间向外依次递减,第一连接部连接5个按摩指处的宽度为10-12厘米。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摩锤的外表面密集分布有可增加按摩锤与人体的摩擦力的圆滑凸起。
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20-30厘米;所述按摩锤的长度优选为9厘米,所述圆滑凸起为直径为0.2-0.4厘米的半球形。
两根所述连接杆呈“八”字形分布。
所述按摩敲打部与拿五经部之间适配的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设置螺栓,第一连接部的下端面设有适配所述螺栓的螺纹孔。也可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下端面设置螺栓,第二连接部的上端面上设有适配所述螺栓的螺纹孔。
所述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整体为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有可拆卸的拿五经部以及按摩敲打部组成,方便使用者自己进行颈椎及拿五经按摩,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按摩效率高;同时可将拿五经部、按摩敲打部拆卸单独使用,方便携带,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解释。
图1是实施例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立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按摩指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医理疗多功能按摩棒,包括拿五经部10以及按摩敲打部20;所述拿五经部10包括5个适配人体头顶横向弧度设置的按摩指11以及第一连接部12,5个所述按摩指11呈手形分布,按摩指11的指根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2的上端,第一连接部12的下端可拆卸的连接按摩敲打部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未经陈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852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波美容治疗仪
- 下一篇:基于APP的头戴式蓝牙智能耳穴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