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83942.9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3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巨峰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置入 隆乳 术用腔隙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
背景技术
硅胶假体置入隆乳术隆乳是整形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项目,胸大肌后间隙为常用的手术平面。通过在胸大肌后面分离出一个腔隙,将假体置入之后可明显地增大乳房体积,从而获得乳房挺拔隆起的效果。目前,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采取这种方法来达到美的追求。
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腔隙剥离铲进行腔隙的剥离,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剥离过程中遇到难以分离的束装结构或血管时,直接强行剥离可能引起出血,由于腔隙深,止血困难,轻则影响术后效果,严重时可因出血过多导致严重并发症。
针对上述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腔隙剥离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剥离时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安全性高的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剥离、提高剥离效率的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包括手柄、铲头以及连接所述手柄与所述铲头的连接杆,所述铲头呈勾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铲头包括与所述连接杆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连接杆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呈角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具有靠近所述连接杆的第一侧以及与其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一段的厚度自其第一侧向第二侧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段具有靠近所述连接杆的第一侧以及与其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段的厚度自其第一侧向第二侧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的厚度向远离所述连接杆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段的厚度向远离所述第一段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第二段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铲头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铲头和所述连接杆呈扁状,所述铲头以及所述连接杆的边缘呈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的第一侧的厚度为0.4至0.6cm;
所述第一段的第二侧的厚度为0.1至0.3cm;
所述第二段的第一侧的厚度为0.4至0.6cm;
所述第二段的第二侧的厚度为0.1至0.3cm。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铲头的总长度为25至35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段的长度为4至6c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的呈勾状结构,在进行剥离时,勾状的铲头可将难以分离的束状结构或血管勾住,以便安全的进行电切或电凝,或配合腔镜使用,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向剖视图;
图5是图1中D-D向剖视图。
图中,1、手柄;11、防滑凸点;2、连接杆;3、铲头;31、第一段;3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其包括手柄、铲头以及连接手柄与铲头的连接杆,铲头呈勾状结构,从而,在进行剥离时,勾状的铲头可将难以分离的束状结构或血管勾住,以便安全的进行电切或电凝,或配合腔镜使用,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假体置入隆乳术用腔隙剥离铲,如图1所示,其包括手柄1、铲头3以及连接手柄1与铲头3的连接杆2。
铲头3呈勾状结构,具体的,铲头3包括与连接杆2连接的第一段31以及与第一段31连接的第二段32,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呈角度设置,第二段32与第一段31呈角度设置,优选地,第一段31与连接杆2相互垂直,第二段32与第一段31相互垂直,从而,在进行剥离时,铲头3可将难以分离的束状结构或血管勾住,以便安全的进行电切或电凝,或配合腔镜使用,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巨峰,未经范巨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83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