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撞不坏限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80375.1 | 申请日: | 2016-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9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石礼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枣庄鲁交智能工业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不坏 限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基础设施领域,具体地说是固定式撞不坏限高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刺激了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大型自卸车、集装箱汽车以及特殊用途车辆日益增多。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铁路桥梁、公路桥梁、隧道等道路,有些道路限高限行,会提前有限高架,目前限高架大多是固定的架体结构,这类限高架在使用时,一旦某些超高车辆没注意前方的限高架与限高架相撞,这会造成车辆和限高架一同损坏;甚至会造成架体倒塌,这样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还造成了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固定式撞不坏限高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方案为:固定式撞不坏限高架,该限高架包括架体,架体顶部横跨有缓冲限高横梁,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与架体转动连接,是一种缓冲阻尼构造,当有外力撞击缓冲限高横梁时,缓冲限高横梁可转动,利用避让式抗撞击原理避免该限高受到损坏。
所述的架体包括两个立柱,立柱顶部横跨有固定梁,固定梁底部转动连接有缓冲限高横梁。
所述的转动连接的方式为铰接。
每个所述的立柱上都设置有插孔,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与插孔对应配合的圆头的弹簧伸缩销,弹簧伸缩销和插孔的配合主要是用于对缓冲限高横梁的限位。
所述的立柱为三角形架体结构,这样的结构更稳固。
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外表面包裹有耐冲撞的金属(不锈钢或特种钢)或非金属(PEEK塑料或橡胶及复合材料或尼龙或四氟或聚乙烯或pom或聚氨酯等等)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架体包括两个立柱,所述每个立柱的顶面前侧与缓冲限高横梁通过转动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底面为圆滑的弧形面,弧形面缓冲效果更好,当有车辆撞击时,更容易缓冲。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连接部件为铰链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材料起到了对缓冲限高横梁配重的作用,节省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底面外侧包裹有耐冲撞的金属(不锈钢或特种钢)或非金属(PEEK塑料或橡胶及复合材料或尼龙或四氟或聚乙烯或pom或聚氨酯等等)材料。
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下方设置有电动转动机构或液压转动机构,这样可实现缓冲限高横梁的偏移式升降功能;电动转动机构核心部件是电动马达,液压转动机构的核心部件是液压马达,以上两者均属于现有技术,其内部构造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缓冲限高横梁是活动的,可以有效的缓冲来往超高车辆的撞击,既保护了超高车辆,又保护了限高架整体,既经济,又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使用效果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使用效果图。
图中:1.立柱,2.底面,3.缓冲限高横梁,4.铰链,5.车辆,6.固定梁,7.插孔,8.弹簧伸缩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固定式撞不坏限高架,该限高架包括架体,架体顶部横跨有缓冲限高横梁3,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3与架体转动连接,当有外力撞击缓冲限高横梁3时,缓冲限高横梁3可转动。所述的架体包括两个立柱1,所述的立柱1为三角形架体结构。所述的立柱1顶部横跨有固定梁6,固定梁6底部铰接有缓冲限高横梁3。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3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与插孔7对应配合的弹簧伸缩销8。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3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3的外表面包裹有耐冲撞的金属(不锈钢或特种钢)材料。所述的缓冲限高横梁的下方设置有电动转动机构。
车辆5撞击时,缓冲限高横梁3的工作原理为把车辆5撞击时的动能转化为偏移缓冲限高横梁3的动能。具体过程为:该限高架会到的撞击力大于缓冲限高横梁3自身的重力时,弹簧伸缩销8脱离插孔7,缓冲限高横梁3会以铰链4为圆心开始向车辆5的撞击方向转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毁坏整个限高架,当车辆5撤出后,缓冲限高横梁3会自动恢复原位, 弹簧伸缩销8重新插入到插孔7中。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枣庄鲁交智能工业设备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枣庄鲁交智能工业设备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80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