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变色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74464.5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夫;王菊;石若辉;王利君;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7 | 分类号: | G02F1/157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模组。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透明材料是玻璃,在建筑领域,玻璃被大量应用于门窗用来日间采光,但也面临夜间防窥等问题。在家电或藏品展示领域,目前大多采用普通透明材料或其模组,比较常用的是液晶玻璃。液晶玻璃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透明的,只有在电压作用下才能从不透明转为透明,并必须一直维持电压方能保持透明状态,且不能根据需要调节透光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致变色技术被提出,进一步替代普通玻璃,尤其是液晶玻璃,来提高显示领域的透明-不透明可控调节性以及透光率。发明专利申请CN104678672A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模组中的附图1示出了一现有的电致变色显示装置,其包括两衬底基板11和12,以及设置于两衬底基板11和12之间的显示模组13和电致变色模组。该电致变色模组14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41,每个像素单元141包括第一透明电极1411、第二透明电极1412、以及设置第一透明电极1411和第二透明电极1412之间的感光单元1413和电致变色层1414。因感光单元设置在电极之间且在电致变色层边侧,加上电致变色材料本身的透光性,导致实际电致变色模组14呈现的颜色不均匀,甚至辨识性不高,无法有效利用。
为此,发明专利申请CN104678672A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尽管能解决图1所示技术的问题,但其结构变得更为复杂,需要在每个像素单元内采用两个叠加设置的电致变色单元,还采用至少两个变色状态不同的电致变色单元。进一步,复杂结构使得装配、控制、维护成本、难易程度提高,无法广泛适用于建筑、家电智能显示等多个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光效均匀、高透明-不透明可控调节性以及不同透光率的电致变色模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布置为透明基体、电致变色器件、导光板、透明保护基体的电致变色单元,以及设于所述电致变色单元侧边的光源;所述光源和所述电致变色单元共同作用下以使电致变色模组为提供不同亮度、色温和透光率的平面光源。
无论是发明专利申请CN104678672A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模组中的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还是发明专利申请CN104678672A公开的电致变色模组,都是在两衬底基板之间设置多个像素单元,这样该电致变模组在多个像素单元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多个区域光源构成的平面光源,这样对每个像素单元的功效有很高要求;并且感光单元设置在上下透明电极之间,且设置在电致变色层旁或相邻电致变色层之间,这样每个电致变色层都受相应侧边的光源影响,可能是一个光源,可能是多个光源;且该模组的光源从边侧的感光单元引来,则电致变色层表面形成的光效较强位置在边侧。一旦当每个像素单元光效有差异时,该平面光源提供的光效不均匀,甚至影响辨识度;尽管发明专利申请CN104678672A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有了很大改善,但其复杂的结构设置,以及感光单元、多组叠加的电致变色单元的设置方式,对于长久使用后的电致变色模组仍存在光效不均匀等问题,且制造、维护等成本相对高。
而,本发明在透明基体和透明保护基体之间设置一组导光板和电致变色器件。将侧边光源的光源经电致变色器件、导光板在电致变色模组表面呈现,导光板可使电致变色模组表面快速形成均匀有效的光效。将光源设置在电致变色单元侧边,电致变色单元侧边就能感受到光源,无需在电致变色单元之间,以在减少电致变色层的面积的情况下,单独设置感光单元。本发明的设置结构更简单,且能提供均匀光效;在实际应用时,本发明模组能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切换,且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至中间透明状态,还能根据需要调节出一定亮度及色温的平面光,且辨识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电致变色器件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或非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
作为优选,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在其电致变色单元侧边引出导电电极。
上述现有技术是将导电电极设计为透明电极,设置在电致变色层上下;而本发明独立于电致变色单元设置,在侧边引出导电电极,这样布线、维护更便捷,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透明电极使用故障或老化后,影响整体电致变色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对称布置在所述导光板四周。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对称布置在所述导光板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为条状光源或点光源。
作为优选,所述导光板为非有机材料时,透明保护基体与导光板合二为一。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74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电加热单元加工成型方法
- 下一篇:测试板模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