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茶叶的新型摇青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664260.3 | 申请日: | 2016-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翔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茶叶 新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辅助工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茶叶的新型摇青装置。
背景技术
南方大型茶园每逢采摘季节会组织大量人力进园采青,大批量的茶青经过晾晒处理后会进入摇青、静置和发酵工序,目前,对于茶青的摇青处理主要还是通过直接对每个大直径圆形竹扁分别进行摇晃和撞青处理,使得平铺于每个大直径圆形竹扁中的茶青相互之间产生碰撞从而有助于加速茶叶发酵,但是这种加工摇青方式会存在费时又费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茶叶的新型摇青装置,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省时又省力、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加工茶叶的新型摇青装置,它是由长方体型竹篓、转轴、串轴座、基座、六组旋打叶片组成,其结构特征在于,
长方体型竹篓中空并且顶面敞口,长方体型竹篓的左侧面中部和右侧面中部均开设有一个轴孔,转轴横置并且与长方体型竹篓左右两个轴孔实现串接,长方体型竹篓后侧面下端设置有一个方形出料口,该方形出料口处活动连接有翻转门板;
串轴座套接于转轴的左轴端,串轴座紧固于基座的顶部,转轴通过串轴座实现水平支撑,转轴的左轴端头连接有一个转动把杆;
在长方体型竹篓的内部设置有六组旋打叶片,六组旋打叶片均通过转轴实现悬置,六组旋打叶片均紧固于转轴的侧壁并且相互之间保持平行等距排列;
每组旋打叶片均包括四根长方形竹条,四根长方形竹条分别紧固于转轴侧壁的上下前后四个方位,处于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四根长方形竹条相互之间组合形成十字形结构。
长方体型竹篓是由竹条编织而成的长方体型框架结构,长方体型竹篓具有容量大的特点。基座是由砖块垒砌而成。
操作时,将已经晾晒好的大批量茶青倒入长方体型竹篓中,然后手动转动把杆实现控制转轴旋转,转轴的旋转带动六组旋打叶片同时旋转,六组旋打叶片的转动能持续翻动茶青,使茶青发生翻滚并且相互之间发生碰撞,从而有利于下一步茶青发酵工序的进行,摇青工序完成后,只要打开翻转门板即可将茶青逐步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结构新颖、操作省时又省力、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组合连接结构剖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加工茶叶的新型摇青装置,它是由长方体型竹篓1、转轴2、串轴座3、基座4、六组旋打叶片组成,其特征在于,
长方体型竹篓1中空并且顶面敞口,长方体型竹篓1的左侧面中部和右侧面中部均开设有一个轴孔,转轴2横置并且与长方体型竹篓1左右两个轴孔实现串接,长方体型竹篓1后侧面下端设置有一个方形出料口11,该方形出料口11处活动连接有翻转门板12;
串轴座3套接于转轴2的左轴端,串轴座3紧固于基座4的顶部,转轴2通过串轴座3实现水平支撑,转轴2的左轴端头连接有一个转动把杆21;
在长方体型竹篓1的内部设置有六组旋打叶片,六组旋打叶片均通过转轴2实现悬置,六组旋打叶片均紧固于转轴2的侧壁并且相互之间保持平行等距排列;
每组旋打叶片均包括四根长方形竹条5,四根长方形竹条5分别紧固于转轴2侧壁的上下前后四个方位,处于上下前后四个方位的四根长方形竹条5相互之间组合形成十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翔,未经刘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64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