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透镜成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642689.2 | 申请日: | 2016-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翁晓瑜;谭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瑞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2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4 | 代理人: | 危祯 |
| 地址: | 516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透镜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透镜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光学透镜成型模具属于多型腔模具,穴数多,每个穴对应生产一件产品。传统光学透镜成型模具使用一个热流道嘴进胶,由于每个穴位距离热流道嘴远近不一,产品填充时流料到达穴位的时间和温度无法控制一致,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一,光效一致性差,给后期的产品调试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单一热流道嘴流料有限,流料速度较慢。当热流道嘴发生故障后,所有穴位的产品都必须停止生产,影响生产。另外,一套模具对应需要设置一个热注塑机,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需要多个热注塑机和多套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透镜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设置有多个热流道嘴,每个热流道嘴为多个穴位灌胶,能够节约模具空间;每个热流道嘴都可独立拆装,生产方便,生产效率高,一个模具配置一台200T注塑机,而不是为每个热流道嘴设置一台注塑机,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学透镜成型模具,具有一模具板,该模具板的上、下中心线和左、右中心线交叉形成原点,以该原点为中心,沿上、下中心线和左、右中心线对称设有多个热流道嘴,每个所述热流道嘴周围均匀分布有2-8个模具穴位,每个穴位成型一件产品。
所述光学透镜成型模具设有一台注塑机,所述注塑机的流胶口设置在所述模具板的原点处。
所述热流道嘴为4个,以所述原点为中心,沿所述上下中心线和所述左右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热流道嘴距离上线中心线和左右中心线的距离为50-70mm,距离原点的距离为60-70mm。
所述热流道嘴为8个,以所述原点为中心,沿所述上下中心线和所述左右中心线对称设置;其中4个所述热流道嘴距离所述上线中心线和所述左右中心线为50-70mm,距离原点为60-70mm;另外4个距离所述左右中心线的距离为170-180mm,距离左右所述上下中心线的距离为60-7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透镜成型模具,该成型模具设置有至少2个热流道嘴,每个热流道嘴都同时向分布在其周围的多个模具穴位灌胶,能够节约模具空间;所述热流道嘴都可独立拆装,其中一个热流道嘴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热流嘴的使用,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一个模具仅需配置一台注塑机,而不必为每个热流道嘴设置一台注塑机,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的生产空间。使用时通过多个热流道嘴同时向模具穴位注入流料,解决了因模具穴位距离热流道嘴远近不同造成的流料到达穴位的时间和温度不一致的技术问题,产品质量均匀,光效性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学透镜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学透镜成型模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关附图,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具有多个热流道嘴的光学透镜成型模具,包括一个模具板1。所述模具板1的上、下中心线2和左、右中心线3交叉处为原点4,以该原点4为中心,沿所述上、下中心线2和所述左、右中心线3对称设有多个热流道嘴5。每个所述热流道嘴5都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模具板1上。当其中一个所述热流道嘴5发生故障,或不需使用时,可以拆卸掉该热流道嘴5,避免浪费原料,其他热流道嘴5可以继续使用。
每个所述热流道嘴5周围均匀分布有2-8个模具穴位6。每个所述模具穴位6成型一件产品。所述模具穴位6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热流道嘴5周围,所述热流道嘴5中的流胶可以均匀地同时流入所述模具穴位6,而使每个所述模具穴位成型的产品性能稳定,光效性一致。
较佳地,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流道嘴5设置为4个,以所述原点4为中心,沿所述上、下中心线3和所述左、右中心线4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热流道嘴5与所述上、下中心线3的距离为50-70mm,与所述左、右中心线的距离为50-70mm,与所述原点4的距离为60-70mm。较佳地,每个所述热流道嘴5与所述上、下中心线3的距离为60mm,与所述左、右中心线4的距离为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瑞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瑞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42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注塑机
- 下一篇:多颗电机联动驱动塑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