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取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39816.3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王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经过轻薄化设计,而用于便携设备的光学取像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电池技术的精进与组装技术的日益成熟,各种精密的电子零件能紧密地组装于便携设备的内部,让便携设备得以朝向轻薄化的方向发展;而近来所掀起的纪录与分享日常生活经验风潮,让消费者希望能得到或分享更为鲜明的影像,因此便携设备上所装载的光学取像结构的成像表现,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成像在理论与现实上的差距需要通过设置多个不同种类的透镜来弥补;但是,随着消费者对于光学取像结构的成像质量的期望日渐提高,光学取像结构轻薄化的发展赶不上便携设备之厚度的缩减,因此近来常出现有光学取像结构凸出便携设备的外壳的设计,凸出的光学取像结构除了在外观上较不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之外,为了避免光学取像结构遭到磨损或者是与其他物品产生碰撞,而使得成像质量不如预期或者是造成精密设计的光学取像结构发生故障的机率升高,制作厂商为凸出的光学取像结构增加了许多防刮与防撞的设计,造成了便携设备的设计与制作成本的提高;
由上述可知,如何改良光学取像结构的设计,在成像质量、结构尺寸与生产成本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已是光学相关产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良现有光学取像结构的设计,使光学取像结构能持续地朝轻薄化的方向发展。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取像结构,其多个透镜的光学倍率的安排能缩短透镜之间的间距及抑制像差的产生,可在避免过度增加镜片数目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对于成像质量的期望,本实用新型透过调配多个透镜的光学倍 率来避免光学路径总长的增加,达到光学取像结构轻薄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提出的光学取像结构,其包括:
沿着一光轴而依序地由物侧排列至像侧的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及一第五透镜;
该第一透镜具有正光学倍率、凸状的一第一物侧表面及凹状的一第一像侧表面,该第一像侧表面于靠近该第一透镜的边缘处设有一反曲点;
该第二透镜具有负光学倍率、凸状的一第二物侧表面及凹状的一第二像侧表面;
该第三透镜具有正光学倍率、凸状的一第三物侧表面及凸状的一第三像侧表面,该第三物侧表面于靠近该第三透镜的边缘处设有一反曲点;
该第四透镜具有正光学倍率、凹状的一第四物侧表面及凸状的一第四像侧表面;
以及,该第五透镜具有一光学倍率、一第五物侧表面及一第五像侧表面,该第五物侧表面包括有一物侧凹部,该物侧凹部位于该第五物侧表面与该光轴的交会处,该第五像侧表面包括有一像侧凹部及一像侧反曲点,该像侧凹部位于该第五像侧表面与该光轴的交会处,该像侧反曲点介于该像侧凹部与该第五透镜的边缘之间。
所述光学取像结构,其具有一有效焦距F,所述的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透镜焦距f1,该光学取像结构满足以下条件:0.85<F/f1<1.2。
所述光学取像结构,其中所述之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一综合焦距f12,所述第三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第五透镜具有一综合焦距f345,该光学取像结构满足以下条件:0.5<|F/f12|<0.7;0.2<|F/f345|<0.5。
所述光学取像结构,其中所述之第一透镜具有一像侧曲率半径R12,所述第二透镜具有一物侧曲率半径R21,该光学取像结构满足条件:0.85<|R12/R21|<1.2。
所述光学取像结构,其中所述之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折射率N1及一色散系数V1,所述第二透镜具有一第二折射率N2及一色散系数V2,该光学取像结构满足条件:0.03<|N1-N2|<0.2;26<V1-V2<40。
所述光学取像结构,其中所述之第二透镜与所述的第三透镜于所述光轴处相隔一距离T23,该第三透镜与所述的第四透镜于该光轴处相隔一距离T34,该 第四透镜与所述的第五透镜于该光轴处相隔一距离T45,所述的第一物侧表面与所述的第五像侧表面相隔一距离T15,该光学取像结构满足条件:0.21<(T23+T34+T45)/T15<0.52。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功效增进在于:本实用新型光学取像结构的多个透镜的光学倍率调配,改良了现有光学取像结构的设计,使光学取像结构能在避免过度增加镜片数目与满足消费者对于成像质量期望的前提下,持续地朝轻薄化的方向发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39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光纤配线柜
- 下一篇:一种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