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639667.0 | 申请日: | 2016-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韩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46;B29C43/58 |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 地址: | 1164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三出轴三辊 压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压延机。
背景技术
橡胶压延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一定形式排列,在一定温度下,将橡胶压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状的胶片,并可对纤维帘帆布或钢丝帘布进行挂胶的机械。压延机按照辊筒数目可分为两辊、三辊、四辊压延机等,传统的橡胶压延机由于受辊筒数量、辊筒结构机器传动方式等的制约,挤压出胶片厚度和密度不均匀,压延制品厚度精度低,稳定性差,容易压坏。并且一台机器只能实现一种橡胶制品的压延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橡胶压延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底座14上安装机架3、减速机8和驱动电机7,辊筒装置5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3上,辊筒装置5包括Ⅰ#辊筒、Ⅱ#辊筒和Ⅲ#辊筒,辊筒装置5一端连接三通道温控系统1,减速机8为一支输入轴、三支输出轴结构,辊筒装置5另一端通过三个万向联轴器6连接减速机8三个输出轴,减速机8输入轴连接驱动电机7,辊筒装置5一侧机架上安装调距装置2。
所述机架3上安装挡胶板装置4和切边装置11。
本实用新型的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减速机采用一支输入轴、一支输出轴的形式,由一台电机驱动,通过减速机、速比齿轮带动五支辊筒相对转动,减速机采用硬齿面减速机,传动效率高,噪音低;在Ⅰ#、Ⅱ#、Ⅳ#、Ⅴ#辊筒上设有调距装置,用于设定辊筒之间的距离,可生产不同厚度的制品;本机通过5支辊筒多次压延橡胶制品,提高了橡胶制品厚度均匀度、密实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侧视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俯视结构图。
图中:1、三通道温控系统,2、调距装置,3、机架,4、挡胶板装置, 5、辊筒装置,6、万向联轴器,7、驱动电机,8、减速机,9、底座,10、稀有润滑系统,11、切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结构如图1-3所示,单驱动三出轴三辊压延机,底座14上安装机架3、减速机8和驱动电机7,辊筒装置5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机架3上,辊筒装置5包括Ⅰ#辊筒、Ⅱ#辊筒和Ⅲ#辊筒,辊筒装置5一端连接三通道温控系统1,减速机8为一支输入轴、三支输出轴结构,辊筒装置5另一端通过三个万向联轴器6连接减速机8三个输出轴,减速机8输入轴连接驱动电机7,辊筒装置5一侧机架上安装调距装置2。机架3上安装挡胶板装置4和切边装置11。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采用一支输入轴、三支输出轴的形式,由一台电机通过齿轮副、速比齿轮带动三支辊筒转动,通过手动拨叉可实现两种速比的更换,从而实现帘、帆布表面单面擦、贴胶及生产纯胶片的功能;三出轴减速机驱动的压延机辊筒运行时比单出轴减速机驱动更加平稳,压延制品的厚度波动型更小,使用性能更加稳定;Ⅰ#、Ⅲ#辊筒通过调距装置调整与Ⅱ#辊筒之间的间距,可实现不同厚度制品的生产;三通道温控系统为压延机三支辊筒输入恒温水,可保证压延机工作时辊筒表面温度恒定,同时温控系统的加热温度可任意设定,这样可实现不同橡胶制品的压延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两辊压延机工作原理如下,三个辊筒相对运转时,待压延的胶料与Ⅰ#辊筒、Ⅱ#辊筒和Ⅲ#辊筒产生摩擦,因胶料具有一定的可塑度,在摩擦力作用下胶料被拉入Ⅰ#辊筒、Ⅱ#辊筒和Ⅲ#辊筒之间,由于辊距截面逐渐变小,处于两辊之间的胶料逐渐受到强烈的挤压而延展成型,经辊筒挤压与剪切后的胶片厚度与密度均可达到理想的使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韩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韩橡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396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