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轴承内圈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19697.5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岳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隆豪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2 | 分类号: | G01B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轴承 内圈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轴承内圈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它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对主机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轴承在加工组装出厂时都需要经过检测,需要大量的检测仪器,现有的轴承内圈加工过程中,在内圈完全加工后才进行轴承内圈内径的检测、以判断轴承内圈是否合格,存在内圈内周面没有加工的轴承内圈被内圈输送机构输送到下道工序中的情况,而内周面没有加工的轴承内圈的内径会较小,流入下道工序时会导致下道工序中的设备损坏。为了防止没有经过轴承内周面加工的轴承内圈流入下一道工序,提出一种小型轴承内圈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小型轴承内圈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地对轴承内圈进行测量,加快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小型轴承内圈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机箱、转台、定位腔、测量框架、接近传感器、PLC控制器、中央处理器和伺服电机,所述底座右侧设有机箱,所述机箱上设有悬臂梁,所述悬臂梁上安装有测量框架,所述测量框架为U字形,所述测量框架的侧壁上安装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测量框架内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通过转轴与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转台的外壁上尚有若干个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接近传感器相配合,所述接近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测量框架嵌装在转台的右侧,所述转台上开设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底部设有若干个卡块,所述机箱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和警报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PLC控制器和伺服电机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定位腔的内径等于轴承内圈的外径,所述定位腔上方设有导向槽,所述卡块呈均匀圆周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位于测量框架的中线位置,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第二光电传感器的距离等于合格内圈内径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位于定位腔的中心与转台中心的连线上,所述定位杆与接近传感器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台、定位腔、测量框架、接近传感器、PLC控制器、中央处理器和伺服电机等结合在一起使用,设计合理,当定位腔经过测量框架时,接近传感器动作控制转台停止转动,未经加工的内圈经过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时会同时遮挡住两个光,控制处理器会控制警报器发声,可快速分选内圈,降低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轴承内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机箱、3-转台、31-转轴、32-定位杆、4-定位腔、41-导向槽、42-卡块、5-测量框架、51-第一光电传感器、52-第二光电传感器、53-悬臂梁、6-接近传感器、7-PLC控制器、8-中央处理器、81-警报器、9-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轴承内圈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机箱2、转台3、定位腔4、测量框架5、接近传感器6、PLC控制器7、中央处理器8和伺服电机9,所述底座1右侧设有机箱2,所述机箱2上设有悬臂梁53,所述悬臂梁53上安装有测量框架5,所述测量框架5为U字形,所述测量框架5的侧壁上安装有接近传感器6,所述测量框架5内安装有第一光电传感器5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2,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转台3,所述转台3通过转轴31与伺服电机9相连接,所述转台3的外壁上尚有若干个定位杆32,所述定位杆32与接近传感器6相配合,所述接近传感器6与PLC控制器7相连接,所述测量框架5嵌装在转台3的右侧,所述转台3上开设有定位腔4,所述定位腔4底部设有若干个卡块42,所述机箱2内设有中央处理器8和警报器81,所述中央处理器8与PLC控制器7和伺服电机9相连接。所述定位腔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定位腔4的内径等于轴承内圈的外径,所述定位腔4上方设有导向槽41,所述卡块42呈均匀圆周分布。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51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2位于测量框架5的中线位置,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51与第二光电传感器52的距离等于合格内圈内径的长度。所述定位杆32位于定位腔4的中心与转台3中心的连线上,所述定位杆32与接近传感器6处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隆豪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隆豪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196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群内分组发言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鞋内表面扫描的三维数字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