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滴式输液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605528.6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5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人;姜杰;肖程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4;A61M5/36;A61M5/162;A61M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0120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管 滴壶 流量控制部件 控制模块 滴液 输液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传感部件 滴式 内腔 开合空间 自动转换 输液袋 输液瓶 滴落 减小 开合 液滴 液面 挤压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式输液控制系统,其包括滴液传感部件、输液管流量控制部件以及控制模块,滴液传感部件设置于滴壶一侧且高于滴壶内的液面,能够监测滴落至滴壶内的液滴,并计算相邻两滴液滴之间的时间间隔t;输液管流量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滴壶下端的输液管一侧,能够通过挤压控制所述滴壶下端的输液管内腔的开合大小;控制模块设定时间间隔t的范围,当时间间隔t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输液管流量控制部件增大或减小输液管内腔的开合空间,使得时间间隔t在设定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转换输液瓶/输液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输液瓶/输液袋固定、穿刺、换瓶装置及其构成的滴式输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液体点滴输液是利用液体落差的产生压力差(重力)的原理将药液注入人体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常用的方法。
多年来静脉点滴输液的工作,一直由医护人员使用手工操作、监控和护理。由于人工操作行为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比如:空气中尘埃、纤维细菌、病毒或其它微粒,医护人员在执行输液、转换吊瓶时这些不确定的环境影响因素会对药液产生不可察觉的污染,给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现有的人工静脉点滴输液,由于人工监控的不及时,经常发生药液过度输入,造成了输液管内、血液之间产生负压差,导致血液回流到输液管内,以至于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最大的危害是,医护人员为减轻工作负担,将输液管内处于凝结状态的血液重新输入患者的血液里,这就可能为血栓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可能会提高了脑血栓、脑梗塞的发病率。
在输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如果气泡未经及时处理进入人体的话,势必给人体的健康带来隐患。一般医护人员处理气泡的手段要么是把药液重新挤入滴壶内,要么就是把输液管的针头拔掉排净气泡后重新插入一次,这样的处理过程比较复杂,同时不仅影响病人输液,也加重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人工静脉点滴输液时因为医护人员插入的针头未能完全插入静脉血管导致药液注入患者的肌肉内,而医护人员又未能及时发觉,待到发现时被输液者插入针管的周边皮肤、肌肉出现水肿现象,不仅造成了药液的流失,还影响到治疗效果,更给患者造成了雪上加霜的痛苦。
在输液过程中现有市场上没有对输液温度很好控制的设备,现有市场上只有一中简单的加热棒对输液液体的温度进行加热;而且是一次性的加热器,不可发反复使用浪费很多。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输液过程中输液管排气装置及其构成的滴式输液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滴式输液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进入的空气安全排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滴式输液控制系统,其包括,滴液传感部件、输液管流量控制部件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滴液传感部件设置于莫菲氏滴壶一侧且高于滴壶内的液面,能够监测滴落至滴壶内的液滴,并计算相邻两滴液滴之间的时间间隔t;所述输液管流量控制部件设置于所述滴壶下端的输液管一侧,能够调整滴壶下端输液管内的流量;所述控制模块设定时间间隔t的范围,当时间间隔t超出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控制输液管流量控制部件调整输液管的流量,使得时间间隔t在设定的范围内,当t超过设定的最大值,所述控制模块判断为输液断流滴壶内空气量加大能够控制所述输液管流量控制部件完全关闭输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605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留置针防尘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液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