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50950.6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寒;宋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小寒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显示屏。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器。液晶是介于固态和液态间的有机化合物。将其加热会变成透明液态,冷却后会变成结晶的混浊固态。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上的变化,从而影响通过其的光线变化,这种光线的变化通过偏光片的作用可以表现为明暗的变化。就这样,人们通过对电场的控制最终控制了光线的明暗变化,从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
目前,普通液晶屏被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手机、ATM机、自动售票机、仪器仪表、通信、航空、铁路、交通等等。液晶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说液晶屏只能在负20度以上使用,只是满足普通显示功能,没有实施考虑电加热、电磁兼容设计,减反射、防眩光、触摸功能,所以普通液晶屏功能单一,无法适应多种环境。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液晶屏,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液晶屏,包括:
显示层、连接层及叠加层,所述显示层的上方为叠加层,通过连接层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层、连接层和叠加层的至少一边的边沿包裹至少一层导电材料。
优选地,所述显示层为底层,叠加层至少为一层,每一层通过连接层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层为透明胶。
优选地,所述叠加层为防辐射膜或触摸屏或防刮划膜或电加热玻璃或屏蔽玻璃或AR减反射玻璃或AR减反射膜或AG玻璃或屏蔽丝网。
优选地,所述导电材料为铜箔或铝箔或导电泡棉。
优选地,所述叠加层的防刮划膜或AR减反射膜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显示层,屏蔽丝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显示层。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玻璃的电源线与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显示层还包括显示层边框,显示层边框至少一侧设有导电材料。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在普通液晶屏前面粘接防辐射膜、防刮划膜、AR减反射膜、电加热玻璃、屏蔽玻璃、AG玻璃、AR玻璃、触摸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以上一种或多种产品进行粘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电加热、电磁兼容、减反射、防眩光、触摸功能。可有效地阻止电磁波的通过,能起到预防电磁辐射和电磁屏蔽的作用,普通液晶屏只能在负20度以上使用,该产品可以在负50度环境下使用。广泛应用于军事、平板电脑、ATM机、自动售票机、仪器仪表、通信、医疗、航空航天、铁路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0的示意图。
图1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1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图中1显示层、2防辐射膜、3连接层、4防刮划膜、5电加热玻璃、6屏蔽玻璃、7触摸屏、8AR减反射玻璃、9AG玻璃、10、屏蔽丝网、11铜箔、12导电泡棉、13显示层边框、14AR减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液晶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小寒,未经刘小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509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