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43415.8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石江;邵富进;郭润来;陈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英赛德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B22D1/00;C22C33/08;C21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4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更换 堤坝 预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铸铁行业通用的球化浇包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包体区域,用于装载铁水,另一部分为球化坑,用于球化铁水;工作时,先将球化剂等添加剂从球化浇包口投入球化坑区域,之后转入铁水;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包底发生剧烈的球化反应,因此该区域耐火材料长期承受侵蚀,相对于整个球化浇包背衬而言,这里为浇包寿命短板,且维修时需拆除整体球化坑,提高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了上梁区域的寿命,为客户节约了生产维修成本的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包括堤坝预制件,球化坑和包体,所述堤坝预制件设有四个斜面,所述球化坑内部中空,所述球化坑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呈相对位置设置,所述堤坝预制件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球化坑的顶面设有圆孔,所述圆孔设有四个,所述四个圆孔分别为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分别设在第一安装槽的两侧,所述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分别设在第二安装槽的两侧,所述包体包在堤坝预制件的外围。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四个斜面的斜度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堤坝预制件的材质为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堤坝预制件使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之后在高温下进行烘烤脱去水分,并增加其强度;且每次更换时仅需要更换堤坝预制件,无需拆除整体球化坑,提高了球化浇包的寿命,为客户节约了生产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堤坝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堤坝预制件和球化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堤坝预制件1,斜面2,第一安装槽31,第二安装槽32,球化坑4,圆孔5,第一圆孔51,第二圆孔52,第三圆孔53,第四圆孔54,包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包括堤坝预制件1,球化坑4和包体6,所述堤坝预制件1设有四个斜面2,所述四个斜面2的斜度相同。这样设置,便于安装在球化坑内设有的第一和第二安装槽内,连接牢固。所述球化坑4的中空,所述球化坑4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32,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槽呈相对位置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安装堤坝预制件。所述堤坝预制件1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球化坑4的顶面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5设有四个,所述四个圆孔5分别为第一圆孔51、第二圆孔52、第三圆孔53和第四圆孔54,所述第一圆孔51和第二圆孔52分别设在第一安装槽31的两侧,所述第三圆孔53和第四圆孔54分别设在第二安装槽32的两侧,所述包体6包在堤坝预制件1的外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堤坝预制件安装至球化坑设有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中固定,之后法兰连接球化坑与包体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速更换的堤坝预制件,堤坝预制件使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之后在高温下进行烘烤脱去水分,并增加其强度;且每次更换时仅需要更换堤坝预制件,无需拆除整体球化坑,提高了球化浇包的寿命,为客户节约了生产维修成本。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英赛德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镇江英赛德铸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43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支撑穿戴式辅助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差速驱动结构的六自由度并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