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43403.5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7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爱明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200 湖北省十堰市竹***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人类睡眠时维持头颈部正常位置的主要卧具,正确使用枕头可以保持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睡眠的质量和健康睡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需要一个枕头,更需要一个称手又实用的枕头,而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枕头不能同时具备以下需求。
高度:人类习惯的睡姿不外乎仰卧、侧卧和俯卧三种,虽然整个睡眠过程中三种睡姿多次交替变换,但是,最多的睡姿还是仰卧和侧卧,仰卧时需要枕头能够保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头部枕骨(后脑勺)悬空或轻触枕面;侧卧时需要枕头能够保持颈椎和其余的胸椎、腰椎接近一条水平直线,而颈椎不被支撑或托起;俯卧时不影响呼吸。
温度:就睡眠古有“凉头热脚”之说,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在睡眠中相对地头比脚所处的环境温度要低才好;还有,现代医学观察得出人类入睡以后头部温度一般在34—34.5摄氏度,比体温要低几度,也就是说如果头部温度过高,人类就不易入睡,所以,地球上不同纬度,不同季节的人们适时选用暖枕、凉枕都是为了使头部保持最佳的睡眠温度。
硬度: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硬质枕头,与枕部的接触面积较大,需要有效避开颈部后突的颈椎棘突和面部突出的颧骨;而软质枕头,难以长期保持枕头应有的高度,导致颈肌过度疲劳,加之与枕部的接触面积太大,容易提高头部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条件下,枕头在高度、温度、硬度等方面不能同时兼备,较好体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具备与人类枕部复杂的生理曲度相应的几何形状,又不失一定的硬度,能够刚好稳定持久地支撑托起枕部,又使血液循环可以从其它压力较小的地方通过;具备两种以上的高度,满足不同睡姿的需求;具备调节功能,满足不同人体使用;具备凉枕、暖枕快速转换的基础,能够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暖枕、凉枕快速转换,确保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保持使用者头部最佳的睡眠温度,实现一枕多用。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头,由底板和球弧面支撑柱组成,底板上设有多列垂直于底板的细小定位丝孔,球弧面支撑柱按端面直径和整体高度设有不同规格,多个不同规格的球弧面支撑柱分别与底板上细小定位丝孔,选择性活动地连接固定成多个不规则的虚实曲面:仰卧位颈枕区;仰卧位头枕区;仰卧位头颈偏左侧卧枕区;仰卧位头颈偏右侧卧枕区;左侧卧位头枕区或俯卧位头颈偏内外侧卧头枕区;右侧卧位头枕区或俯卧位头颈偏内外侧卧头枕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所述底板上设有多列垂直于底板的细小定位丝孔,至少在底板的中线两边,距离中线15-25毫米处,分别设有一列细小定位丝孔;多列是两列的倍数,并视底板的长短、宽窄和需要增减细小定位丝孔的数量;底板的厚度为2-20毫米,细小定位丝孔的直径为3-6毫米。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实用新型专利2010205801126点穴枕和实用新型专利2013207828273枕头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底板比较薄,薄底板有较大的高度差,像实用新型专利2013207828273中的枕头一样,便于构建与人体枕部相应的几何曲面;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定位丝孔细小,细小定位丝孔方便普通使用者精确细微地调整颈弧和虚实曲面,便于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睡姿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二:所述球弧面支撑柱是正圆球面、椭圆球面、圆柱体倒大部分圆角的弧面端面支撑柱的简称,球弧面支撑柱分别按上述三种端面、端面直径20-40毫米、整体高度20-120毫米,整体制成不同规格,下端分别设有与底板上细小定位丝孔紧密配合的螺纹嵌件。
有益效果:多种球弧面支撑柱刚好能够满足不同枕区的需要,像颈部肌肉组织丰厚处适合正圆球端面和较高的支撑柱,像头侧鬓角处肌肉组织稀薄处适合弧面端面和更高的支撑柱,像脸颊处适合椭圆球端面和较低的支撑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爱明,未经杨爱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434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