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视防控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42785.X | 申请日: | 2016-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升安;胡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平;张升安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G02C11/00;A61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视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矫正技术领域,具体为近视防控眼镜。
背景技术
眼睛看近的时候,必须要调节,才能看得清楚。看得愈近,需要的调节也愈大。所以物体或书本如果离眼太近,不到33厘米(一市尺),有的甚至不到15厘米,眼睛就要高度调节,睫状肌就要高度收缩。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睫状肌长期处于收缩痉挛状态,最后失去了调节性,远方视力下降,表现上酷似近视眼,但睫状肌麻痹剂可使之缓解,医学上称之为“假性近视”(调节痉挛性近视)。
因此,当人体眼睛出现假性近视的时候,需要对眼睛进行矫正,防止眼睛出现真正的近视,但是目前,人们在假性近视时就借助近视眼镜(凹凸镜)辅助,加重了睫状肌的收缩痉挛状态,导致眼睛出现真正的近视。
另一方面,当人体眼睛出现假性近视或者疲劳的时候,需要按摩眼部来防止眼睛出现近视,如眼保健操以及市场上出现的眼部按摩仪,但是人们主动练习眼保健操的意识较低,主观能动性差,不能持之以恒;而市场上的眼部按摩仪在按摩眼睛的时候,轻重难以掌控,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矫正视力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近视防控眼镜,包括设有左、右活动架的镜体,镜体上设有驱动左、右活动架往复运动且分别与左、右活动架相连的丝杆,所述的左、右活动架上均连接有望远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分别与左、右活动架相连的两按摩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望远装置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左、右活动架上的两望远体、设在望远体上的第一磁铁以及吸附在第一磁铁上的铁片,所述的铁片上设有小孔。
进一步,所述的按摩装置包括座体,座体上设有可吸附在第一磁铁上的铁圈,所述的座体上套设有按摩体,按摩体上设有与第一磁铁相互排斥的第二磁铁。
进一步,所述的镜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偏心马达。
进一步,所述的镜体上设有与眼眶贴合的按摩部,所述的按摩部上分布有按摩颗粒。
进一步,所述的按摩体上包裹有硅胶。
进一步,所述的按摩体、第二磁铁以及硅胶均植入有远红外光波能量。
进一步,所述的偏心马达为2个,且分别位于镜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座体上设有伸入望远体上的定位部。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1.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眼睛通过小孔来看远方的物体,以此来替代凹凸镜,有效的减轻了睫状肌的疲劳程度,进而减轻了睫状肌的痉挛程度。2.座体上套设有按摩体,按摩体与座体滑动连接的,按摩体上设有与第一磁铁相互排斥的第二磁铁,因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排斥,那么按摩体就相当于悬浮在座体上,佩戴此镜时,利用磁悬浮的力来按摩眼球,一方面,磁悬浮产生的按摩力轻重适宜,防止眼球轴变长,同时防止对眼部产生额外的伤害;另一方面,第二磁铁贴近眼部,促进眼部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镜体设有左、右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突出按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突出望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配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望远装置与按摩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参照图1-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制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近视防控眼镜进行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平;张升安,未经胡建平;张升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42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光纤耦合电路
- 下一篇:一种环形闪光灯组件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