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线式止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32379.5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2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庆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庆宗 |
主分类号: | A61F5/56 | 分类号: | A61F5/5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8 | 代理人: | 林柳岑,何尤玉 |
地址: | 北京市大兴区青***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式止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卫生设备,尤指一种可以置于下巴的头戴式远红外线式止鼾器。
背景技术
鼾症是一种普遍的睡眠现象,造成打鼾的类型及原因有很多种,但大部份体现的症状是呼吸道狭窄导致呼吸不顺畅,在鼻腔内产生呼吸气流扰动而发出鼾声。
呼吸道狭窄的因素有舌头肿大下垂、悬雍垂下垂拉长、舌根部位水肿、扁桃腺肿大、或者咽炎等。阻塞到一定程度可致气道内压力改变,呼吸暂停。不仅影响睡眠质量,使劳动力下降,同时可造成血压、内分泌变化,产生或加剧许多系统的疾病。
目前治疗鼾症的方式除了手术以外,市场上还有一种止鼾器(ZL03250620.1),是一种口腔矫正器,配戴在牙齿上,可使下颌前移,形成反颌,带动舌根前移使气道扩大畅通,进而消除或者改善鼾症。
然而,此种止鼾器仅能达到睡眠时的止鼾效果,却无法根本治疗舌头肿大下垂、扁桃腺肿大、咽炎…等造成呼吸道狭窄的原因。治标不治本,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现有止鼾器无法根治鼾症,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一款利用远红外线作用改善治疗鼾症的头戴式远红外线止鼾设备。基于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远红外线式止鼾器,包括一远红外线发射本体、一连远红外线发射本体可以激发远红外线发热本体发射远红外线的电源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远红外线发射本体是一种导电混凝土块,所述的电源装置包括一电源适配器、二个插置于远红外线发射本体的极芯筒,电源适配器的其中一电极连接其中一个极芯筒,另一电极连接一温度控制器,再通过串连的熔断器连接另一个极芯筒。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使用者可以接上电源,将远红外线发射本体置于下颌,利用所激发的远红外线作用降低咽喉区的水肿并活化细胞,恢复咽喉区肌群的肌力,改善扁桃腺肿大等造成呼吸道狭窄的原因。从而减少呼吸道障碍、增加空气流量,达到治疗鼾症、改善睡眠品质的目的。
而温度控制器的作用是当远红外线发射本体温度上升至预设值时,温度控制器运作,电路断开,停止发热,远红外线发射本体温度下降到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启动、接通电路,使远红外线发射本体不间断地辐射出红外线。当温度控制器故障而不能断开电路,温度会不断升高,过载时,熔断器熔断,整个电器断开,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设有一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是可以绑缚在头上的带体,进而将远红外线发射本体固定在下颌。
通过该固定装置的设置,使用者可以长时间配戴,长时间的红外线照射患部治疗,以提升疗效,甚至可以配戴著睡觉,由于远红外线发射本体固定在下颌,因此限制用口呼吸,可以降低鼾声、改善鼻子过敏现象、并且保持口腔咽喉湿润,促进口腔及呼吸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使用于成人及孩童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件连接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远红外线式止鼾器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一远红外线发射本体10、一包覆该远红外线发射本体10的软质保护套11、一电源装置12及一温控装置13。其中,该远红外线发射本体10为一柱体,优选的,远红外线发射本体10设为半圆柱体,即包括一弧面、一平面及两端面的实体。所述电源装置12是连接远红外线发射本体10,连通电源之后可以激发远红外线发射本体10发热并发射远红外线。由于为半圆柱体,其弧面设计便于使用于热敷身体具弯曲的部位,如鼻子、眼睛、山根、腰部、颈部和关节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庆宗,未经蔡庆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32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