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525868.8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韦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宝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摄像头 距离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摄像头的像素越来越高,而其体积越来越小,从而使得将摄像头安装在计算机上成为可能。目前,内置摄像头的计算机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尺寸的局限性机械设计的限制,摄像头往往会设计得很小而且固定,距离无法调节,这样就引发了拍摄距离受限,导致拍摄的范围缩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能够调节摄像头的距离,扩大拍摄范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包括设有容纳腔的终端壳体、位于容纳腔内的摄像头、驱动摄像头伸出或伸入容纳腔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丝杆、驱动丝杆转动的动力单元、套接于丝杆上的涡轮,涡轮上固定有摄像头。
调节摄像头时,通过动力单元带动丝杆转动,涡轮顺着丝杆上下移动,摄像头随着涡轮上下移动,从而使摄像头伸入或伸出容纳腔,实现摄像头距离的调节,扩大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满足客户的需求。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进一步的是,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还包括与丝杆平行设置的滑杆主轴、两端分别与滑杆主轴和涡轮连接的连动轴,滑杆主轴远离连动轴的一端与摄像头连接。涡轮顺着丝杆移动时,连动轴也随着涡轮一起移动,滑杆主轴随着连动轴一起移动,从而带动摄像头一起移动。
进一步的是,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还包括与丝杆平行设置的导向杆,连动轴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第一导向孔。使连动轴在随着涡轮上下移动时,连动轴通过与第一导向孔的配合也随着导向杆移动,对连动轴的移动起导向作用,防止连动轴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是,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包括固定于终端壳体内的支撑杆,导向杆远离连动轴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杆上,支撑杆设有与滑杆主轴配合的第二导向孔。支撑杆对导向杆起支撑作用,并通过第二导向孔和滑杆主轴的配合对滑杆主轴的移动起导向作用,防止滑杆主轴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进一步的是,丝杆、导向杆和滑杆主轴均竖向设置,支撑杆和连动轴均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是,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还包括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块上固定有连动轴和滑杆主轴。连动轴和滑杆主轴之间通过固定连接块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是,驱动装置位于终端壳体内。使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的整体外形更美观。
进一步的是,终端壳体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通孔,滑杆主轴的一端穿过通孔与摄像头连接。
进一步的是,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还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还与动力单元电性连接,滑杆主轴设有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配合的感应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滑杆主轴的上下移动起限位作用,限制摄像头的移动范围,对计算机进行保护;且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将感应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自动控制动力单元的工作,使计算机更智能。
进一步的是,动力单元为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调节摄像头时,通过动力单元带动丝杆转动,涡轮顺着丝杆上下移动,摄像头随着涡轮上下移动,从而使摄像头伸入或伸出容纳腔,实现摄像头距离的调节,扩大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满足客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摄像头,20.驱动装置,210.丝杆,220.动力单元,230.涡轮,30.滑杆主轴,40.连动轴,50.固定连接块,60.导向杆,70.支撑杆,80.第一传感器,90.第二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摄像头距离的计算机,包括设有容纳腔的终端壳体(附图未标识)、位于容纳腔内的摄像头10、驱动摄像头10伸出或伸入容纳腔的驱动装置20,驱动装置20包括丝杆210、驱动丝杆210转动的动力单元220、套接于丝杆210上的涡轮230,涡轮230上固定有摄像头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宝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宝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525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铸砂轮应用的恒温槽
- 下一篇:一种早中晚动态仿真数字艺术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