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脉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46679.1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华;付忠叶;朱代学;掌效;彭家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75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32255 | 代理人: | 朱小燕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留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留置针在输液结束后为防止回血、堵管,常常需要用生理盐水或肝素液正压封管。对于普通带肝素帽的产品为达到正压封管需要临床操作人员学会正压封管操作技术(边退针退封管),操作要求高,不方便。对于带有正压阀的静脉留置针虽然封管时能达到正压要求,但使用常必须充分对正压无针连接件的接口进行消毒,以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正压阀价格昂贵,同时延长管上还必须带止水夹,在正压封管结束后还必须关闭止水夹,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防止回血的静脉留置针。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静脉留置针,其特点是:包括针头组件、注液接头组件,针头组件和注液接头组件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的针头组件包括套管座和穿刺针,所述的套管座前端设有留置软管,套管座内装有隔离塞,套管座通过隔离塞分隔为注液腔和针座腔,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针柄,针柄上设有手持部;所述注液接头组件包括Y型连接座,Y型连接座的一个支管上连接有防菌帽,另一个支管上连接有肝素帽;所述导管上装有可关闭或开启液流的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的关闭端设在针头组件端。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流量调节器包括壳体和流量调节滚轮,壳体的上端为入口端,壳体内设有滚轮槽,滚轮槽向壳体的下端倾斜设置,在滚轮槽上部侧壁上设有延伸到入口端的导轨。
使用导轨,可以使得流量调节滚轮在装配时很容易通过壳体入口端进入壳体内,同时因为滚轮沿着导轨和滚轮槽入口端的斜面进入壳体后,在滚轮槽的支撑作用下运动并无法从壳体中脱落,制作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防菌帽和/或肝素帽上设有与Y型连接座相连的连接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管上安装流量调节器代替止水夹,正常输液器结束,冲管和/或封管后,在退出冲管和/或封管器具前,通过调节器流量调节滚轮将流量调节器关才即可产生防止回血的正向流动功能;防菌帽和/或肝素帽使用连接带连接可以防止旋下的防菌帽或肝素帽丢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操作方便,对操作人员要求较低,用流量调节器代替止水夹方便、经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参照图1,一种静脉留置针,包括针头组件、注液接头组件,针头组件和注液接头组件之间通过导管10连接。所述的针头组件包括套管座5和穿刺针,所述的套管座5前端设有留置软管6,套管座5内装有隔离塞3,套管座5通过隔离塞3分隔为注液腔和针座腔,穿刺针包括针头4和针柄2,针柄2上设有手持部。所述注液接头组件包括Y型连接座11,Y型连接座11的一个支管上连接有防菌帽12,另一个支管上连接有肝素帽1;所述的防菌帽12和/或肝素帽1上设有与Y型连接座11相连的连接带。
所述导管10上装有可关闭或开启液流的流量调节器7,流量调节器7的关闭端设在针头组件端。所述流量调节器7包括壳体和流量调节滚轮8,壳体的上端为入口端,壳体内设有滚轮槽,滚轮槽向壳体的下端倾斜设置,在滚轮槽上部侧壁上设有延伸到入口端的导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446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站移动自动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构建四阵元立体阵列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