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27445.2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炎;曹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文炎;曹春浩 |
主分类号: | G09B23/08 | 分类号: | G09B23/08;G09B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13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轮轴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实验教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轴教学的实验用轮轴模型。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物理是一个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每一次的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物理教学由于其特殊性,很多定理定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演示进行直观的展现。在现有的轮轴实验模型中,一般是通过两种方法来进行演示。第一种方法是:在轮轴的大小轮上同时挂钩码来分析;第二种方法是:把测力计倒挂来测力。这两种方法仅能简单的描述轮轴的原理,无法使学生进一步研究轮轴的概念,亦不能对学生建立轮轴模型产生质的启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轮轴实验模型仅能简单描述轮轴原理,不利于进一步开发学生对轮轴的研究兴趣,提供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不仅能够直观的描述轮轴的作用原理,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轮轴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提高学生对轮轴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轮轴的规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包括轴承,一端与轴承连接的圆棍,安装在圆棍外侧且一端与轴承连接的竹筒,竹筒的另一端通过螺丝钉与圆棍连接,竹筒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小孔,小孔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竹签。通过不同竹签的长短可以方便的改变轮轴运动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实验用轮轴模型还包括用于固定轮轴模型的铁架台以及用于实验测试用的砝码、细绳和测力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实验用轮轴模型还包括安装在轴承外侧可拆卸的摇柄。摇柄的设置可以方便轮轴模型的旋转与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作为优选方式,竹筒表面在同一个横截面上设有至少三个小孔。多个小孔的设计可以在每一个小孔上安装一个竹签,形成绞盘式轮轴结构,能够方便的演示轮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作为优选方式,竹签顶端通过细线连接。多个竹签的顶端通过细线连接可以形成圆盘式轮轴结构,方便探寻轮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竹筒外侧的小孔设置不同长度的竹签,结合砝码与测力计可以方便的演示轮轴的作用原理,并通过其数值可以探寻轮轴运动半径与轴承产生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轮轴结构的改变研究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竹筒表面通过小孔设置不同的竹签,即可以改变轮轴的运动半径,也能够改变轮轴的结构,不仅能够直观的描述轮轴的作用原理,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轮轴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提高学生对轮轴探索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轮轴的规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绞盘式轮轴主视图;
图2为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绞盘式轮轴侧视图;
图3为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圆轮式轮轴主视图;
图4为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圆轮式轮轴侧视图;
图5为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摇柄式轮轴主视图;
图6为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轴结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竹筒;2、螺丝钉;3、小孔;4、轴承;5、细线;6、圆棍;7、竹签;8、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用轮轴模型,包括轴承4,一端与轴承4连接的圆棍6,安装在圆棍6外侧且一端与轴承4连接的竹筒1,竹筒1的另一端通过螺丝钉2与圆棍6连接,竹筒1表面设有十个小孔3,其中六个小孔3设在同一个横截面上,其余小孔3星散在竹筒1表面,每个小孔3上均安装有可拆卸的竹签7,设在同一横截面上的六根竹签7长短相同,组成绞盘式轮轴模型,其余竹签7长度各不相同。轴承4外侧安装有可拆卸的摇柄8,可以方便轮轴模型的旋转与定位。还包括用于固定轮轴模型的铁架台以及用于实验测试用的砝码、细绳和测力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在竹筒1外侧的小孔3设置不同长度的竹签7,结合砝码与测力计可以方便的演示轮轴的作用原理,并通过其数值可以探寻轮轴运动半径与轴承产生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轮轴结构的改变研究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文炎;曹春浩,未经沈文炎;曹春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427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快速高效多色旋转曲面丝网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产品烫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