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现浇空腔楼盖中的开放式空腔预制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410270.4 | 申请日: | 2016-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0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淼;王海崴;贾英杰;程志军;王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王海崴;王本淼 |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C1/00;E04B5/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5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腔 楼盖 中的 开放式 预制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住宅产业化系统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现浇空腔楼盖中的开放式空腔预制板技术。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我国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处于大发展阶段,国家在住宅建设过程中,楼板采用了空心预制板结构、大板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等,随着住宅产业化进程,日前,钢—混组合结构及钢—混组合空腔楼盖结构体系又得到迅速发展。
如申请人申报的ZL98231113.3混凝土薄壁筒体构件,制作成密封的筒状填充体,为实现现浇空心楼盖提供了管状空心填充体,解决了现浇空腔楼盖非抽心成孔的工艺难题;但存在单向受力和抽空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缺陷,如申请人申报的ZL200410082381.9“一种空腹小密肋楼盖”,空心填充体埋在小密肋楼盖中形成“T字型”受力截面空心层,解决了“T字型”受力截面小密肋空腔楼盖顶板光滑的问题。但又产生空心填充体凝固硬化时间长,模具利用率低,空心填充体密度大质重,生产运输不便和填充体整体性差易破损等缺陷。
为了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申请人申请的ZL200820126232.1“一种现浇型钢混凝土空腔楼盖”和ZL200910143977.8“一种利用太阳能的现浇空腹楼盖楼房供暖系统”和
ZL201110332999.6“一种采用泡沫组合填充体制作的空腹楼盖”把装配式型钢结构与现浇钢筋混凝土空腔楼盖有机结合,解决了装配式型钢结构的防火、生锈、质量、抗剪力、常年维护、造价等方面的问题和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换成热风能取暖和利用泡沫塑料,既解决非抽芯成孔的技术难题,又起起到隔音隔热保温的作用;申请人还申请ZL200810192973.4“一种用于现浇空腔楼板的膨胀材料”发泡水泥;这些实用新型,虽然为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夯实了基础,但是全部都是现场浇注,可控性差,实施技术性强,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
为实现工业化生产,申请人再申请ZL201320467350.X“一种现浇空心楼盖成孔用组合式网状箱形构件”和ZL201420814197.8“一种机制钢网与轻质无机物复合的自保温墙板”,对现有浇空心楼盖技术进行全面提升,实现了转型升级,更新换代和大大减轻了空腔楼盖的自重,增添了自保温隔热性能,结构安全性强,实现了楼盖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虽解决了成孔构件工业化生产的问题,还是存在现场施工可控性差,需要大量的建筑模板和钢支撑,导致制模时间长而影响建设速度和钢支撑结构件易损造成的安全隐患的缺陷。
目前国家实行钢结构战略和推行装配式建筑,为住宅产业化打基础,无论从建筑的内涵和外延如何扩展和更新,都与建筑结构体系有关;采用多功能、经济性、科技含量、节能环保和市场需求大、安全系数高,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建筑结构体系。因此,申请人在自已现有背景技术的基础上,将现有技术进行完善、升级,综合应用到住宅产业化中,形成新型的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将现浇空腔楼盖难点技术问题在工厂工业化解决,定型、定规格、定装配位、定量生产装配式构件,结构整体受力通过现场浇注混凝土的方式处理,把工业化生产预制装配式空腔构件与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有机结合起来。研发一种用于现浇空腔楼盖中的开放式空腔预制板,是实现预制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新技术的重大的突破,已经成为住宅产业化技术领域创新的急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利用一种用于现浇空腔楼盖中的开放式空腔预制板,完善现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充分利用工厂工业化的优势,预制生产开放式空腔预制板,解决现有体系存在的施工、环保、质重、成本、工效等问题;建筑结构整体受力通过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的方式解决,把工业化生产预制装配式楼板与现场浇注钢筋混凝土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优化现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对现有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统进行转型升级,更新换代;解决现有体系存在整体现场浇注可控性差、实施技术性强、现场施工造成环境污染、质重、施工成本高、工程进展迟缓、免除大量的建筑模板和钢支撑,导致制模时间长而影响建设速度;采用钢支撑其结构件易损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王海崴;王本淼,未经湖南标迪夫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王海崴;王本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410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