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楼用连接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378372.2 | 申请日: | 2016-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7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1/26 | 分类号: | E04B1/26;E04B1/58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塔楼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屋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塔楼用连接件。
背景技术
木屋是世界性的休闲、家居主流产品。它的设计建造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水平。木屋使用纹路美观,色泽柔和的松木建造,其特点冬暖夏凉,保湿隔热。木屋的功能分区合理,细心考虑到多样的家庭结构,适合不同年龄人群居住,可满足开发商多种设计风格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为了充分利用屋顶空间,人们在建造木屋时会选择在屋顶搭建塔楼,以扩大木屋的使用空间,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拥有更好的使用享受。木屋的塔楼通常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立柱,立柱的顶部设置多个倾斜的斜撑柱,斜撑柱的顶部聚拢在一起形成塔楼的尖形塔尖结构。
木屋塔楼的建造需要考虑其是否方便拆装,目前国内外木屋塔楼的结构大多采用圆木或木方作为原材料,然后通过钢钉、螺钉、铆钉等将木方或圆木逐个钉装连接起来形成塔楼框架,钉装过程需要人工逐个位置进行,这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若能将塔楼模块化,以多个模块拼装的形式建造塔楼则将大幅提升塔楼的建造效率。由于塔楼通常均为尖顶形,钉装的塔楼对木方或圆木的定位要求极高,一旦操作不慎极易产生定位歪斜,使得钉装后的塔楼形位误差大,结构不稳定,外形不美观。这使得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需要耗费成本培养专业人员,成本较高。而且钉装的塔楼其木结构之间仅通过钉子进行点连接,连接强度较弱,受力结构不稳定,受力不均匀,长时间在室外暴露使用过程中钉子易疲劳、生锈,对木结构的连接效果将大大降低,易产生安全隐患,塔楼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
再者塔楼作为木屋主体外的一部分,不同的人对塔楼的使用需求不同,当不需要时要方便拆卸,想用时能方便安装是人们的需求。钉装的塔楼需要移动时只能整体搬运或者将塔楼彻底拆卸后搬运到指定地点,需要时还要整体搬运或逐一进行钉装。但是塔楼钉装时为了使木结构更加牢固,往往在钉子上设置倒刺或涂抹紧固剂使钉子牢固地固定在木方内,这使得在拆卸时往往需要破坏木方的连接部位才能完成,使得拆卸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时间成本高昂,十分不方便。
现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案能够解决如何不采用钉装来实现塔楼内部木结构之间的连接同时还能保证塔楼的结构稳定,形位误差小这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塔楼用连接件,以实现木屋塔楼不采用钉装完成内部木结构之间的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塔楼用连接件,包括一个安装管和两个定位管,所述安装管和定位管的两端均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定位管均固定连接在安装管的同一端部。所述安装管竖向设置,每个所述定位管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定位管与安装管之间的夹角均为150°,两个定位管之间的夹角为60,安装管和定位管的内部均设有限位板。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中,在建造塔楼时将立柱的顶部插入到连接件安装管自由端的开口内,将斜撑柱的底部插入到定位管自由端的开口内。采用安装管、定位管来实现立柱和斜撑柱的插接固定,将安装管、定位管套接在立柱和斜撑柱各自端部外的部分整体作为连接的受力部分,相比于用钉子进行点连接增大了连接处的受力面积。安装管与定位管之间的夹角设置为150°,两个定位管之间的夹角为60°,这样立柱和斜撑柱之间的夹角也为150°,任意相邻两个斜撑柱之间的夹角均为60°,相邻两个斜撑柱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结构,塔楼使用过程中若有物体落在塔楼顶部,每个斜撑柱的受力均减少为原有力的一半,每个立柱受到的力也减少为原有受力的一半,塔楼木结构的受力更均匀,斜撑柱与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受力结构更加稳定,外观更加美观。而且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普通人员即可完成安装,不需要采用钢钉、螺钉、铆钉等来钉装斜撑柱、立柱,不会存在钉装造成的连接薄弱、定位偏斜、耗时长、操作复杂等问题,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斜撑柱、立柱连接失效而产生安全隐患,塔楼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得到可靠保障,操作更加简单,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更少。通过固定连接的安装管和定位管实现塔楼木结构立柱和斜撑柱的连接,通过安装管和定位管之间特定设置的夹角使木结构的受力更均匀,结构更稳定,通过定型的连接件减小连接产生的形位误差,使得塔楼的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外形更加美观简洁。综上,本方案通过斜撑柱、立柱与管之间的插装配合即可完成斜撑柱、立柱的连接,使木屋塔楼内部斜撑柱、立柱的连接强度更高,设置限位板对斜撑柱和立柱的端部进行限位、支撑和保护,让斜撑柱和立柱使用更加稳定可靠,连接更加简单可靠,更加省时省力,解决了现有木屋塔楼采用钉装连接斜撑柱、立柱,连接点连接强度弱,不能快速连接,导致安装拆卸耗费人力多、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昊色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378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替式混凝土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隐框或横向半隐框玻璃幕墙一体化托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