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创通气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36274.2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米崧;张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薛峰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创通气面罩。
背景技术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是指患者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正压呼吸机相连进行辅助通气。无创通气绝大多数采取单回路无创正压呼吸机,需要额外氧气吸入,氧气通常连接在面罩上,单回路无创正压呼吸机送气流量高达40L/min至80L/min,而普通中央供氧、氧气瓶供氧氧流量只有1L/min至10L/min,尤其是家庭NPPV多采用分子筛制氧机供氧,分子筛制氧机供氧流量多为1L/min至5L/min,此种连接方式造成氧气重度稀释,导致吸入氧浓度严重下降。
测试结果显示,常规经面罩给氧时获得的吸入氧浓度公式接近于:21%+2%×氧流量(L/min),而鼻导管吸氧时获得的吸入氧浓度计算公式为21%+4%×氧流量(L/min)。由此可知,常规经面罩给氧时获得的氧浓度甚至低于鼻导管吸氧,容易造成氧气的浪费。临床工作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目的是改善其通气、氧合状况,以弥补单纯氧气治疗仅能改善患者氧合状况的缺陷,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一种无创通气面罩,既可提高吸入氧浓度,节约氧气,更适应家庭无创通气,又对患者的通气状况无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吸入氧浓度,节约氧气,又对患者的通气状况无不良影响的无创通气面罩。
解决方案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创通气面罩,包括:
面罩本体1,所述面罩主体1形成内腔,所述内腔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
无创通气管路接头2,设置于所述面罩主体1正中位置,用于连接无创呼吸机管路;
鼻导管3,所述鼻导管3穿过位于所述排气孔2下方的氧气连接孔4通入所述内腔,用于向所述使用者的鼻腔内供给氧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创通气面罩,还包括:
硬质导管5,穿过所述氧气连接孔4进入所述内腔,所述硬质导管5与所述氧气连接孔4之间密封连接;以及
所述鼻导管3分别与所述硬质导管5的两端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创通气面罩,通过面罩内鼻导管给氧,不仅可提高吸入氧浓度,节约氧气,更适应家庭无创通气,而且对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影响。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创通气面罩的主视立体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创通气面罩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创通气面罩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实施例1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创通气面罩的主视立体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创通气面罩使用状态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面罩包括:面罩本体1、无创通气管路接头2、鼻导管3和氧气连接孔4。
其中,面罩主体1形成内腔,该内腔用于覆盖使用者的口鼻,使使用者能够向该内腔吸气、呼气。无创通气管路接头2设置于面罩主体1正中位置,用于连接无创呼吸机管路。无创通气管路接头2的下方设置有氧气连接孔4。鼻导管3穿过氧气连接孔4通入该内腔,在使用时,鼻导管3通入使用者鼻腔为使用者供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3362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