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新型护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11672.9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光;李娇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4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静脉 输液 新型 护理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新型护理支架。
背景技术
在护理临床上,为病患提供静脉滴注是医护人员最基本的日常工作之一,由于现用的输液袋、输液瓶本身并无剩余量自动判断发声功能,输液完成时,医护人员如果不在场,很容易就会导致回血、静脉进气等护理问题,严重时会危及病患生命安全。为避免这一情况,医护人员只能频繁往返于护士站、病患输液处,在同时对多位病患进行输液时,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极大,劳动强度极高,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现有一些创新性的输液护理支架,采用电力驱动的智能装置,比如集成电路板的控制器、探头、逻辑电路,达到自动监视输液液面,在即将输液完成时,警鸣发声提醒医护人员赶赴处理。这种类型的护理支架确实解决了上述问题,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但由于控制器、探头、逻辑电路结构复杂,成本居高不下,并不适用于一般医院的临床护理。临床上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能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输液护理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新型护理支架,通过弹簧的屈伸长度判断输液剩余量,输液即将结束时,同步连杆自动接通警鸣器电路,自动发声报警,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静脉输液的新型护理支架,包括底座、立杆、横杆、警鸣灯和挂接器,所述立杆安装在底座上,立杆上通过套筒、螺栓安装有置物盘和横杆,置物盘上安装电源,横杆上挂接警鸣灯和挂接器;所述挂接器包括横置的工字架、挂接筒、开关筒和挂钩,挂接筒、开关筒通过横置的工字架安装在横杆下端,工字架的一根竖杆上端穿出横杆并安装开关按键,下端连接开关筒,另一根竖杆的下端伸入挂接筒并套接一滑筒,滑筒下端伸出挂接筒,端部安装同步连杆,同步连杆下端连接挂钩,滑筒上端与挂接筒内部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同步连杆另一侧安装有竖向的正接线柱,正接线柱从底部向上伸入开关筒,开关筒内部上端设有负接线柱,负接线柱穿透开关筒上端面、工字架并与开关按键固定连接,负接线柱在开关筒内与正接线柱垂直相对;所述电源与警鸣灯、正接线柱、负接线柱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开关按键未按下时,开关筒内部上端的负接线柱向上缩回,避免与正接线柱的接触,从而使警鸣器电路断开;输液袋挂在挂钩上之后,挂钩所在的同步连杆上受输液袋重力影响,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正接线柱向下移动,这时按下开关按键,负接线柱下移,但因为正接线柱已经下移,所以仍然保持电路断开,警鸣器不工作;输液过程中,随着剩余药液越来越少,同步连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上移,带动正接线柱上移,从而慢慢靠近负接线柱并接触,警鸣器电路接通并发声报警。
所述横杆设于置物盘上端,横杆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多个横杆安装在置物盘的上端,可以同时为多位病患进行输液监护。
所述底座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设有刹停踏板。万向轮为底座提供位移能力,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踩下刹停踏板即可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底座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弹簧的屈伸长度判断输液剩余量,输液即将结束时,同步连杆自动接通警鸣器电路,自动发声报警,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输液护理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杆、警鸣灯、挂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挂接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肿瘤医院,未经辽宁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311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采血椅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标志性静脉输液执行单挂卡